近年来,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以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四个机关”建设为根本,持续打造“维护核心、坚守初心、服务中心、紧贴民心、凝聚人心”的“五心”机关党建品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依法履职,充分发挥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等职能作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写民生答卷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强属性,把牢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大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前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常委会机关推进“四个一”制度走深走实常态长效机制。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人大代表、机关工作人员履职培训的第一课。2024年,时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之际,及时组织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全体机关干部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开展专题学习、交流研讨、演讲、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活动9场次,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执行党委领导制度坚定坚决。紧扣州委工作要求,强化人大视角、法治思维,自觉维护州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认真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始终做到重大事项提前向州委请示、重点工作主动向州委汇报、重要活动及时报州委批准,2024年共向州委请示报告6次。紧紧围绕全州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作出决议决定7项,把州委工作安排及时转化为全州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的决定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重大工作安排见行见效。紧紧抓住州委高度重视、人大职责所系、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2024年以来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专题调研、专项督察40余次,督促和支持“一府一委两院”高效有序开展工作,推动州委决策落地见效。常委会班子成员认真落实重大项目、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州委交办任务和21项挂联工作,开展工作280余次,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始终做到州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始终与州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固根本,深化人大常委会机关优良干事作风。州人大常委会机关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化机关工作效能,激发内生动力,着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固本培元,将作风治理成效转化为服务实效。扎实开展“务实创新攻坚”主题年行动,结合机关实际,制定助推傣医药发展、启动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重点任务。围绕“以法治的力量助推全州高质量发展和在运行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求创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苦练基本功争当行家里手”活动,认真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召开文秘、接待工作专题会,制定接待工作手册,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认真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持续不断纠“四风”、转作风、改文风、正会风,制定修订常委会审议意见处理办法、质询办法、重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等制度31项,全面梳理常委会及常委会机关制度133项,推进机关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三服务”水平。建强队伍,以人才建设激活内生动力。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党建工作育人功能,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养,通过讲座辅导、网上学习、专题培训等方式,组织机关干部学好政治理论必修课、法律法规基础课、监督履职专业课。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载体,定期开展交流研讨,让青年干部走上讲台交流体会、分享感悟。鼓励引导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重大项目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长才干、壮筋骨,加大基层调研、考察学习、外出培训力度,推动干部拓宽视野,增强本领,提高能力。2024年以来,共选派干部职工培训学习140余人次,考察调研、跟班学习200余人次。持续深化干部担当作为“激励行动”,努力锻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干部队伍。正风肃纪,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牢牢把握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更高要求和更严标准,突出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和谈心谈话等活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员、公职人员“赌博敛财”及其背后的“四风”问题专项整治、集中纠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饮酒问题等工作,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不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弘扬新风正气,营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政治环境。2024年以来,共开展党性教育、警示教育等20余场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8次,确定风险点22个,制定防控措施48条。
惠民生,厚植忠诚为民实干担当本色。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践行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履职的人大工作初心,持续关注民生改善,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努力推进民生问题解决,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夯实法治根基,以良法促善治。州人大常委会机关聚焦州委重点任务目标,紧扣“三大经济”“七大产业”等中心工作,推进“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开展好立法调研、审议论证、报批和颁布实施工作。2024年以来,颁布实施了傣医药条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办法、新修订的森林资源保护条例,废止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共组织召开立法论证会、座谈会、调研会25次,编印西双版纳州14部现行法规单行本。将立足“生态立州”战略,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完成古茶树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天然橡胶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审议论证工作,推进澜沧江流域保护条例修订工作,有效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专家库的作用,拓宽民意参与渠道,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工作始终,以法治护航民生民利。锚定监督重点,增强监督实效。州人大常委会机关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紧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办好顺民心暖人心的实事,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2024年以来,对物业管理、登革热疫情防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未成年人保护、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推进落实情况、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情况、关于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全州政务服务、专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10余项民生领域事项开展监督,专题询问历史性增加至5次,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合州纪委监委对“10件惠民实事”目标完成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进一步增强监督合力,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计划年内启动重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泛凝聚民意,增进民生福祉。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找准人大工作与基层治理的结合点,选准切口、带动全局,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遵循“四化”标准和“八有”建设要求,建成全州规范化线下代表活动阵地279个,其中:代表之家4个,代表工作站41个(含6个代表专业工作站)、代表联络室233个、代表联系点1个,做到了“应建尽建”。全州五级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真心,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尽心尽力听民声、议民事、解民忧,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赋能增效。州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提出的127件建议全部办理答复。对群众高度关注的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推动建议办理工作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代表对办理工作和办理结果满意率达99.3%。2023年以来,全州各级人大代表累计“进站入室上网”开展履职活动8317人次,接待群众8783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954条,解决实际困难问题2604个,切实将群众愿望心声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
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根植人民,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立足人大职责,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运用法治方式推动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以心换心,以“五心”换民心,奋力书写人民至上新答卷。
(供稿:唐晟 审核: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