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原则,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西双版纳实践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自觉把牢正确履职方向。始终坚持州委对政协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及时报告、重要建言专项报告、年度工作专题报告,不折不扣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做到州政协的一切重要工作都在州委的领导下开展、一切重要活动都围绕州委的中心任务进行、一切重要安排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报州委审批后实施,确保州委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用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出台《州政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意见》,印发《州政协开展“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深化内化转化”委员读书学习方案》,抓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政协各项工作不断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协商议政更加聚焦,平台渠道更加丰富,双向发力更加精准。始终坚持加强政协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好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做到政协党的建设与履职工作有机结合,健全完善由州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支部构成的党建工作责任制,以“两个全覆盖”(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推动解决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两个薄弱”问题。制定出台《州政协党组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州政协落实全面从严制定主体责任清单》《关于进一步提高州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工作措施》《州政协进一步加强对县(市)政协工作联系和指导的意见》等制度措施,以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政协干部、委员两支队伍全面过硬,实现了政协机关和委员履职的风清气正。
紧扣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优势和作用。紧扣中心大局,健全协商制度,有效协商议政。在紧扣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领会州委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相继修订、完善、出台州政协协商工作规则、专题协商活动实施办法、民主评议工作办法等20余项制度文件,规范了协商内容、协商程序、协商形式、协商成果反馈等机制,为政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近三年来,围绕发展“三大经济”、壮大“七大产业”、打造“两区两城”、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十五五”规划等事关西双版纳发展的重要问题,组织召开6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20次重点专题协商会、16次重点视察,加大傣文古籍抢救保护力度、加快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试点、建设普洱茶文化博物馆等一批协商议政成果被政府采纳运用。围绕重点工作,丰富协商方式,广泛凝聚共识。注重拓展协商渠道、搭建协商平台、丰富协商形式,形成了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新格局。创新在协商中增加委员交流互动环节,调整在政协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中提高凝聚共识内容的比重,使委员履职成为统一思想、增进共识的过程。制定出台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办法与1360名界别群众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架起了委员与群众心连心、共发展的“连心桥”,推动政协协商民主走进基层、走近群众,发挥了团结人、影响人、引领人的作用。注重在关键点上,发挥政协优势,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完善构建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主席会议集中学、常委会会议专题学、委员培训全员学、机关干部定期研讨学的多层次、全覆盖学习制度。优先安排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全会及专题协商会上发言,与专委会联合开展调研协商,注重与民族宗教界人士、港澳台侨的联系交往,密切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发挥政协文史工作特色优势,建立了大会集中培训、委员定期集中学习培训等制度,创设了委员讲堂,常态化开展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按期发行《西双版纳政协》杂志,编辑《召片领的委任状》《西双版纳普洱茶历史文物拓片集》等文史资料共29辑,成立政协书画院,大力建设书香政协,以学习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
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和载体,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政协高水平履职尽责。积极探索,创新设立委员工作室履职阵地。坚持把委员工作室挺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建在服务产业发展和民生事业改善第一线,坚持把委员工作室作为联系服务界别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履职“服务为民”的有效阵地,建成橡胶产业、“石榴籽”等41个委员工作室,委员们通过委员工作室这一履职阵地办成了一批大事要事,推动解决了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橡胶产业委员工作室实践协商民主的做法经验两度登上央视专题报道,在全国政协培训班上分享委员工作室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典型经验,在全省政协工作会议上分享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和“履职为民”工作经验。推进协商向基层延伸,持续打造“院坝协商”履职品牌。推动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同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聚焦群众切身利益、边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治理焦点,持续打造“院坝协商”工作品牌,将“院坝协商”与助推边境农村地区强边固防、兴边富民、沿边开放等改革攻坚的大事要事有机结合,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村规民约约出“边境堡垒村”、开生态建设良方解种茶毁林难题、打造“高颜值”乡村振兴赏花大道、共克时艰扛责任强边固防保安宁等基层协商案例入选全省政协系统典型案例。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着力推动更高水平履职尽责。注重发挥委员主体作用,通过建立常委提交履职报告和履职交流、委员分批次列席政协常委会、委员年度履职量化积分考核、委员履职档案等制度,优化委员服务、严格委员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意识、担当和能力。不断加强专委会建设,建立完善专委会履职制度机制,充分发挥了专委会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使政协机关真正紧起来、忙起来、严起来,想干事、多干事、干成事成为政协机关干部的共识,政协机关不断呈现新气象新面貌。
(供稿:崔智锡 审核: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