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委工作工委工作
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认真组织观看《围猎:行贿者说》专题片 扎实开展警示教育
发布时间:2020-12-15责任编辑:陆思瑞来源:云南机关党建网点击:329
根据省纪委要求,省委省直机关工委高度重视,及时作出安排,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围猎:行贿者说》专题片,进行学习体会心得交流,把典型案例的教训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一是抓好动员部署。由云南省纪委省监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拍摄的反腐警示专题片《围猎:行贿者说》是持续贯彻落实省委“八个坚决肃清”要求、开展“肃流毒、除影响、清源头、树正气”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是净化云南政治生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有力抓手,工委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观看专题片的重要意义,及时下发通知,从工委班子成员到党员、干部进行深入动员,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全员按时观看。二是认真组织实施。11月30日起,组织工委领导、工委机关各部室、省级机关党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共30名集中观看;组织其他党员、干部共计63名同步自行观看;驻村工作队员9名在扶贫点观看。12月3日,工委常务副书记李松林组织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工委副书记、省级机关党校校长李曙峰带头作交流发言,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谈认识、谈警示、谈启示;全体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坚持为案为鉴、以案为戒,不断提高党纪法规意识,强化思想防线。三是严格落实制度规定。工委以观看专题片《围猎:行贿者说》、开展警示教育为契机,认真落实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责任,健全和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认真落实在巡视集中整改期间修订完善的32项制度规定,强化对财务、组织、宣传、保密等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切实消除廉政风险。
专题片从“围猎”者和被“围猎”者双方角度,揭示了“围猎”现象中扭曲的政商关系和不法商人与被“围猎”官员的心理变化,勾勒出了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因修身不严、交友不慎而滑向腐败深渊的罪恶之路,将企业与官员的过度亲密关系与非正常的利益勾连现象剖析得淋漓尽致,其中展示的“围猎”方式可谓五花八门、带来的危害可谓触目惊心,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警醒反思。
工委机关全体党员干部一致表示,要从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的反面典型中汲取深刻教训,自觉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用干净担当诠释对党的忠诚。一是要深刻认识“围猎”的严重危害性。“围猎”行为不仅破坏亲清政商关系、损害营商环境,还严重污染政治生态,败坏社会风气,必须坚决清除。专题片既是对受贿者的警示,也是对行贿者的警示。坚决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清除“围猎”土壤,促使风清气正、真抓实干的氛围成为常态。二是要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把监督向“八小时以外”延伸,努力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切实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三是要做到警钟长鸣。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而不是仅仅将某个个体、某个人的利益放在心上。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忠实履行职责,主动接受监督,做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忠诚卫士,切不可为了贪图小利而失了大节,逾规越矩、违纪破法。四是要自觉遵规守纪。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际交往关系,净化自己的朋友圈、社交圈、生活圈,做到交往有原则、有底线,不越红线。同时,持续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家风教育“三个一”系列活动,坚持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白做事。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岗位,都必须全面加强自律,牢牢守住道德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才能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带动和促进工委机关政治生态持续好转。
供稿:工委机关纪委 审核:孙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