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中国农村的《二十四节气歌》。对于时间,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感悟。四季轮回中,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历法,历经千年而不衰。这一年多,和那杏村村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也逐渐开始熟悉时节的规律。
春分时节,数着细细的雨声入睡,静谧中不乏节奏,伴着弱弱的节拍,想象着窗外接受春雨浸润的新株,思绪万千。到那杏村开展扶贫工作一年多了,正如致贫因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反复性一样,治贫工作客观上也兼具了系统性、艰难性和曲折性。
得知自己要来那杏村之前,我特地百度了该村的相关介绍,出乎意料,除了一个简单的链接之外,连基本简介都没有。等真正到了那杏村之后,我才明白,扶贫工作真的不是喊喊口号,黄土路上,尘土飞扬,我沉默了。
那杏村的村民朴实、勤劳,他们充满着想要脱贫的热情,却不知该如何构建这看似宏伟的蓝图。
善谋者谋势,不善谋者谋子。驻村后,我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村民中间,了解他们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制定两年规划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走访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都会亲切地叫我老师,并且老远就会跑到我面前敬少先队礼,这样的举动每每会让我心生暖意。在和村民闲聊时,村民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他们也渴望着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大山,迎接外面新的太阳。是的,来到这儿之后,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城里教育的多样性和村里教育单一性形成的强烈反差。看着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我突然特别想带他们走出大山,去看看生活不一样的模样。
于是,我想尽一切办法,请到了两位云南师范大学的老师为孩子们授课。其实我也没想过要通过这两位老师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多大的思想冲击,我也许只是单纯地想告诉孩子们,外面有很多人都在关注着他们,也都在欢迎着他们进入彼此的世界。
我还记得其中一位老师的授课内容是朱自清的《背影》,那堂课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儿,孩子们打着12分的精神在整堂课上挺直了脊梁,听到动情处,有的孩子还悄悄拭去了眼角的泪水,那些村前村后的捣蛋鬼在这一瞬间突然长大了。课后,老师收到了一个孩子悄悄递给她的纸条儿,上面写着:老师,谢谢您,我会记得您的话,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老师顿时怔住了,我想她一定没料到自己在课堂上给予孩子随意的鼓励会给他们带来那么大的心灵触动。于是,她噙着泪,指着我说:“你们一定要记得谢谢你们的吴叔叔,为了他的苦心好好学习!”那一刻,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对我充满感激的眼睛时,我突然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想要为他们做的只有更多。
课后,校长热情地挽留我们在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吃饭,盛情难却。但那顿饭却是我此生最难忘的一顿饭,因为在建新的教学楼,所以孩子们都是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吃饭,没有桌椅,看着孩子们端着碗蹲的蹲、站的站时,我的内心很不安。后来,我通过多方申请,解决了孩子们的桌椅问题。看着他们坐在崭新的桌椅面前认真吃饭时,我的内心充满着小小的骄傲,为此,校长特意请我去参加家长会,其实就是在露天的操场上和家长、孩子们讲话,那天的温度高得离谱,但每个人都很认真,正当我热得七荤八素时,校长突然说道:“感谢吴警官为我们解决了吃饭餐桌椅的问题!”大家全都鼓起掌来,我感觉孩子们的小手掌都快拍红了,校长让我跟大家说点什么,其实当时我特别想大手一挥说:散会,大家去喝水休息吧!看着村民们热切的眼神,我只得站了起来,向大家深深鞠了个躬。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你一定要做得更好,你必须要做得更好。之后,每次进村,我都是先去教学楼查看施工进度,一来二去,跟施工队的也混了个眼熟,工头们每次看见我,都会跑过来跟我说:“吴警官又来了,放心吧,再有段时间,房子就盖好了,娃娃们就能进到里面吃饭上课了!”孩子们,我能做的,我一定会为你们都做到。
的确,在扶贫工作中,我常常在艰巨里享受着温情。时光荏苒,我与村民们渐渐建立起了不离不弃的笃信。我想,每个扶贫人的背后都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它们或生动活泼,或朴实无华,或引人深思。阳光之下、花开一方,只有不忘记为何启程,我们才能真正为村民们办好一些实事,这也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吧!
省公安厅吴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