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共建
弘扬“劳模精神”实践探索的几点思考
来源:云南机关党建网     2020-12-15 11:08:33     【字体: 】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习近平总书记11月24日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弘扬劳模精神,结合从事工会工作的体会谈几点思考。

一、弘扬劳模精神,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崇劳模的氛围

向时代先锋学习,向劳动模范学习,传承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尊重劳模、关爱劳模,贯彻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完善劳模政策,提升劳模地位,落实劳模待遇。特别是在政治上关心劳模,着力抓好劳模工匠的培养选树、宣传引领、管理服务工作,推动更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竞相涌现。二是各级工会组织要热忱关心劳模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潜心钻研、干事创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要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强化宣传力度和实效,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展示劳模风采。要引导职工群众形成尊崇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共识。要应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努力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更加深入人心。三是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力营造全社会热爱劳动,尊崇劳模的浓厚氛围。

二、弘扬劳模精神,大力激发劳动者的干劲和实劲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广大职工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一是厚植工匠文化。要结合行业特点,以成立“创新示范工程”“创新示范班组”“劳模(技能人才)工作室”等荣誉集体为平台,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作用和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二是加强顶层设计。要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激励机制体制,在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高尚品格、刻苦钻研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鞭策激励广大职工,激发劳动者劳动热情,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实施个人岗位职级评定项目,促进工人技能培训、评定、待遇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完善。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开展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深入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主题劳动竞赛。各级工会组织要围绕职工素质提升、企业发展重点、技术创新难点,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四是做好维权工作。要认真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为广大职工提供工会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行业充满活力,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如火如荼的劳动热潮。

三、弘扬劳模精神,大力激发劳动者的闯劲和钻劲

面对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深刻影响国家进程的世界环境,广大劳动群众更要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用劳模的干劲、闯劲、钻劲激励更多的人在本行业创新发展中脱颖而出。一是要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有一股子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闯劲钻劲。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有发明、会创新,要大力鼓励和培育一批敢闯敢试的能工巧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拥有一大批敢闯敢试、敢于创新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不断用创新的底色刷亮发展的成色。二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要做到肯学肯干肯钻研。敢闯敢试不等于胡干蛮干,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才能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才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才能提升技术、提高素质、练就本领、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伟大事业呼唤我们,伟大精神激励我们,让我们以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精神状态,迈向“十四五”,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伟大实践中,唱响时代最强音,不断演绎“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时代精彩。

供稿:省委党校机关工会 王可爱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