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践初心、办实事。滇中引水工程是补齐滇中地区水资源短板,云南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民生福祉工程。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南省滇中引水建管局紧紧围绕工程建设,用心用情用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一、坚守引水初心“不忘本”,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工程建设提速办实事。
始终把早日建成滇中引水工程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推动工程建设提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通过院士、大师和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攻关技术难题,推行包保责任制、交界工作面竞赛工作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施工一线不断传来“捷报”。5月27日,香炉山隧洞3号支洞顺利贯通至主洞;6月29日,香炉山隧洞出口与8#施工支洞主洞区间实现精准贯通;6月30日,大转弯隧洞3#支洞下游与明洞上游主洞段提前贯通……截至2021年7月底,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08,799万元,其中:2021年累计完成投资869,397万元。输水工程隧洞累计掘进268.24公里,占施工总里程的35.51%。
二、握好脱贫攻坚“接力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
接续支持挂联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动员全局干部职工及参建单位以产业、就业、消费帮扶和人居环境提升等方式,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赴蝉战河村开展了送温暖活动,为挂联户、村级基层同志购买了2万元的大米慰问品;4月中旬协调60万元用于挂联脱贫村蝉战河村委会修建、农贸市场建设、教育设施完善;4月下旬协调经费20万元,用于宣威市复兴佳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改善人居环境;5月安排资金3.564万元为挂联户助耕助播;从8月下旬开始,逐月完成年度400吨土豆的消费扶贫任务。
三、弘扬革命精神“扛旗帜”,传承红色基因助力红色教育办实事。
立足工程沿线保护活用红色资源,结合到红色教育基地重温红色记忆,开展红色传统教育等时机,采取单位赞助、个人捐献等方式,协助完善、修缮红色教育设施,美化红色教育基地环境。4月26日,组织党员干部到宣威市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协调资金15万元用于陵园维修、绿化;昆明分局协调资金7万元为富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富民县抗日烈士严家训墓地硬化便道150米。
四、情系群众铺筑“幸福路”,发挥重点工程建设优势为沿线群众办实事。
坚持为工程沿线群众纾解难题,以直属分局为单位,动员和督促分段内各标段项目部,帮助解决驻地群众就业、交通出行、生产生活用水、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困难事、烦心事。参建单位积极吸纳沿线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红河分局探索推行沉淀池池长制管理,净化利用隧洞排水缓解当地旱情助力群众稳产增收;昆明、红河分局协调资金、捐赠水泥等,用于老旧厕所改造;丽江、大理、楚雄、玉溪分局协调资金近30万元开展助学活动,帮助困难家庭子女完成学业。截至2021年6月底,累计在工程沿线投入5914.48余万元修建(修复)道路、水源水池、灌溉沟渠等。
五、心系职工当好“娘家人”,关心关爱一线干部职工、劳务工人办实事。
提升工程建设主力军的幸福感、归属感,充分利用调研督导、落实“包保责任制”、节日慰问检查等时机,帮助解决一线职工、劳务工人的困难问题。全面推行一线劳务工人积分管理制,与物质待遇、评先评优、慰问奖励等直接挂钩,让实干者“被看见、被关注、得实惠”。红河段施工1标2标项目部在作业工点设置积分兑换超市,为积分排名靠前十的工人订购探亲往返机票;5月下旬,结合文艺汇演表彰慰问120名一线工人;6月下旬,在中铁七局滇中引水楚雄段9标观音山倒虹吸项目部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集中表彰工程全线的先进党组织13个,优秀党务工作者16名,优秀共产党员71名;表扬“鏖战100天劳动竞赛”15个先进集体和30名先进个人。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滇中引水的力量,始终是每一位滇中引水建设者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牢记初心使命、争取更大光荣。办好为民实事,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无悔誓言写在755公里施工建筑物的绵延战线上,正引领滇中引水工程全线近30000余名建设者,踏上新征程、擘画新蓝图、书写新篇章,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以抓铁留痕的意志力不断在胜利中取得新的胜利,坚定信念、加压奋进、干在实处,全力以赴推动早日实现引水梦终圆、泽被千万家。
供稿: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机关党委(人事处) 审核:李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