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快讯
“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玉溪”系列文化活动圆满落幕
来源:云南机关党建网     2022-06-01 19:34:40     【字体: 】    

5月26日下午,“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玉溪”咨询座谈会召开。至此,由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中共玉溪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玉溪”系列文化活动圆满落幕。

座谈会上,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围绕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繁荣发展等建言献策;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杨铭书,玉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刚分别对“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玉溪”活动作了总结讲话。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及下属云南文献研究院(云南书画院)、玉溪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昆明市文史研究馆的领导、同志、专家学者、书画艺术家等70余人参加会议。

杨铭书在讲话中对玉溪市委、市政府及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指出四天时间七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大家对玉溪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到玉溪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大有可为。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抓文化就是抓发展,文化将为玉溪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增添魅力,不断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和含“绿”量。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文化部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服务云南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是职责所在,也是新时代新阶段赋予的使命。省文史研究馆很乐意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相互间交流沟通合作,服务玉溪文化繁荣发展,共同谱写云南文化强省建设的玉溪篇章。

刘刚在讲话中表示,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玉溪举办“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玉溪”系列文化活动,为玉溪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先后走进聂耳纪念馆、玉溪城市规划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到学校、企业,与党员干部、师生、群众面对面交流历史文化、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情况,结合实际为玉溪持续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把脉会诊,提供良方。艺术家们用心用情,挥毫泼墨,让大家欣赏到了书法作品之美,国画意境之美。本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玉溪将借此契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文化强市,坚定不移地把文化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全市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取得新的成效。

座谈会上,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谢本书、何耀华、余嘉华、尹绍亭、韩先成、杨福泉分别围绕玉溪市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新型能源产业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民族团结进步、美丽乡村建设等问题进行建言献策。比如,深入研究赵士麟、聂耳、唐淮源、曲焕章等著名历史人物,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文化自信,推进文旅融合;将光电站、风电站建设与电能密闭式烤房建设结合起来,降低烟叶烘烤成本,构建新型能源产业链;努力提高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流域森林覆盖率,科学净化水质,把抚仙湖打造成“世界花园明珠”“中国最佳湿地公园”“东方深蓝魅力抚仙湖”;科学评估通海古城、易门绿汁镇国家工业遗产资源价值,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借鉴元谋等地经验,推进通海无公害蔬菜农业发展;将通海兴蒙乡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

为举办好“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玉溪”活动,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与玉溪市委、市政府紧密配合,组织馆员、研究员分三个组先期进行了深入的采风调研。活动期间,与会的专家学者、书画艺术家又到红塔区、澄江市、江川区、峨山县实地调研,考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保证本次活动取得了预期成果。

“中华文化边疆行”是由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策划打造的文化活动品牌,自2018年以来,已先后走进楚雄、昭通、滇中新区和临沧。这一活动深入一线,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建真言、献实策,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后,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将不断拓展“中华文化边疆行”这一文化品牌的社会效应,继续践行一线工作法,与各地持续合作举办系列文化活动,为推进云南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田玲 摄影:李亚明 审核:周玲)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