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聚焦党建和园区建设发展主责主业,坚持党建引领、开放活边。面对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境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繁重,对外贸易难以开展的压力,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新机制,采取“机关支部+企业支部”和建立口岸党建联盟的方式,开展联创共建,推动沿边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
“机关支部+企业支部”激发动力源泉。以机关支部带动企业支部加强党的建设,以企业支部促进机关支部做好服务工作,构建新时代机关建设与企业发展“动车组模式”,形成强大合力,充分调动口岸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建立口岸管理服务工作的统一战线,有效实现口岸各条战线工作力量和资源的集中整合及高效配置,确保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口岸疫情防控、环境整治、通关保障、施工项目巡查、政策咨询等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共同推动沿边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突破。
“联盟”共创共建彰显企业活力。通过“五个联盟”构建联创共建新模式:在“联盟”的统筹协调下,建立“一方统筹、一呼百应、多方参与”疫情防控体系;通过“联盟”的主动协调关检部门,服务外贸企业,巩固现有甘蔗通关绿色通道、驾驶员专用通道、边民互市绿色通道,有效提升贸易通关效率;通过“联盟”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口岸全员的环保意识,不断巩固提升口岸环境卫生质量;通过“联盟”开展施工项目现场巡查,确保施工现场疫情防控措施到位、规范,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和环保相关规定施工;通过“联盟”工作服务站的靠前服务,为口岸贸易群体、居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解答,让群众有个问事处、有个反映问题的平台。
创新体制机制硕果丰收。2021年,通过“机关支部+企业支部”和建立口岸党建联盟的方式,临沧边合区以党建引领对外开放,实现了“四个第一”:抓住昆明海关将孟定清水河口岸作为全省边民互市贸易创新发展第二批试点单位的机遇,建立完善税收征管机制,6月,边民互市贸易二级市场开出第一张增值税发票,破解了边民互市商品因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导致流通难的问题;率先在孟定清水河口岸打通中缅跨境电商合法通道,6月,孟定清水河口岸完成跨境电子商务第一批货物顺利出境;加快推动口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境内外做好通关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全力做好印度洋新通道服务保障。8月“中缅新通道”第一批货物集装箱经仰光港从陆路过境运输到清水河口岸入境中国,12月第二批货物顺利入境;投入1亿多元资金进行“运抵直通”配套软件系统开发和硬件建设,通过争取,昆明海关批准孟定清水河口岸为全省第一个“运抵直通”试点口岸。
(供稿:临沧边合区 保琅天 审核:蔡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