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快讯
省委党史研究室抓实干部担当作为 “激励行动”让实干型干部有甜头、有奔头、有劲头——“清廉云南”建设之“激励行动”典型案例
来源:云南机关党建网     2023-11-22 15:54:31     【字体: 】    

“在‘五个红色’故事研究阐释中,你有2篇文章刊载于《云南日报》,按照《绩效考核评分细则》,可以为你加4分”,“今年你们处成功申报1项国家重点课题,这项工作为你们处加10分”,“今年你‘揭榜挂帅’1项我室重要工作,为你绩效考核加2分”,“在今年巡视反馈意见中,你们处室因为没有按照某项文件规定落实工作程序,要对处室责任人、个人分别扣3分和1分”……这是发生在省委党史研究室效能办个别反馈年终绩效考核评分的一幕,大家一边排队等成绩,一边听取考核评分和意见建议。

临近年终岁尾,随着各项工作总结收官,到了省委党史研究室考核评价、量化评分各处室和个人一年工作情况的关键时期。今年是省委党史研究室执行《关于创先争优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第二个年头。

为何大家如此关注这次评分反馈?这还要从省委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说起。一段时期以来,抱着“小单位、冷部门”的惯性思维,工作积极性差,文稿撰写质量不高,甚至是“闭门搞党史”、慵懒散漫等亟待解决的作风问题迫切地摆在领导班子面前。通过座谈调研了解到,干部缺乏积极主动性的原因,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干事氛围不浓,工作缺少激励措施,能力素质缺少培养机制,成长进步“论资排辈”。

室领导班子及时借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东风,从完善制度机制抓起,从强化正风肃纪严起,制定出台《关于创先争优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明确11类39项加分和减分项,通过量化考核标准,把工作实绩与绩效奖励结合起来,与评先评优结合起来,与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形成“有为就有位、无为让有位”的良好用人导向。2名优秀年轻干部就是在去年考核评分中脱颖而出,在今年选人用人中优先提拔任用。

让实干者有甜头、有奔头、有劲头,成为激励机关干部创先争优的“动力源”。而发现实干者、培养实干者、考察实干者、评价实干者的绩效评价机制才是真正推动转作风、提效能的幕后“助推器”。

党史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党史干部要有模范争先的样子。随着“清廉云南”建设“激励行动”工作清单的出台,省委党史研究室更加重视党史干部选、育、管、用等各环节工作,通过印发《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增强干部“政治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调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六项目标任务,并通过配套开展《“岗位练兵争先进”活动实施方案》,组建文稿组、开展“四史”宣讲“七进”活动、联合举办“青年学习论坛”等,打出一套提升干部“理论功底、文字能力、研究水平”的实干能力培育“组合拳”。去年以来,全省14项科研成果获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优秀科研成果表彰,党史资政成果获奖数量排名全国第2,突出展现了我省党史研究工作良好形象。

(供稿:王宇星 审核:朱大勇)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