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残疾人的事,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德政工程。今年以来,昆明市残联党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昆明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昆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定》精神,按照“党建引领、资源集聚、精准服务、融合赋能”的工作思路,采取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跨党组织类型等携手联建方式,牵头组建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优势,以强有力的党建引领和高质量的党建赋能,不断推动残疾人民生福祉改善,打造“幸福春城”的残疾人事业新篇章。
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由昆明市残联党组发起、机关党总支牵头,打破党组织类型、隶属、层级等壁垒,以党建融入合作模式,通过签订共建协议方式,发动、吸纳县(市、区)及开发(度假)区残联党组织、部分街道社区及有关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群团组织等结成党建联盟。党建联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共建联建等形式,以“党建+残疾人事业发展”“党建+公共服务”为工作路径,通过建立会商机制、约束机制、挂钩联系服务机制3项制度引导成员单位同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把有限的资源完全用在服务残疾人上。党建联盟通过建立“1136+N”工作法,即制定1份扶残助残资源及需求清单、绘制1张扶残助残党建地图、推进6项重点任务、选树培育N个党建扶残助残样板,将党建引领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由“单兵突进”转变为“组团共进”,切实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残疾人各项工作。
突出党的领导,凝聚社会力量。党建联盟按照党建引领,聚力共进的原则,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采取跨组织、跨部门、跨行业携手方式,全力推进机关党建跨领域联动合作,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扶残助残工作中来。在昆明市“春城暖阳”党建带群建扶残助残一、二、三季度活动中,社会各界以义卖、联名推广、结对扶持等方式为孤独症患者、低保残障家庭、残障就业人士提供帮扶。同仁街市场管理方全年沿街设置700余组/次公益免费摊位,供全市的肢体、智力、听力言语、精神残疾人售卖自制手工艺品,并长期保留。各成员单位纷纷认领扶残助残“微心愿”“共享辅具”,对部分困难残疾人进行走访慰问,捐赠米面粮油等生活物品、教学用具,累计捐赠各类物资价值60余万元。吸引新单位签约加入党建联盟大家庭,目前已有98个单位党组织签约加入。由党组织领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扶残助残社会氛围逐渐浓厚。
促进资源共享,提升幸福指数。党建联盟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盘活成员单位党建阵地、政策、人才、文化、体育等资源,使单一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综合优势,不断促进各类资源的深度融合,以党群共建联管汇聚资源合力,提升优质资源的综合利用度,发挥集聚效应,实现“1+1>2”的示范倍增效应。结合“全国爱耳日”“全国助残日”“全国爱眼日”等残疾人节日举办系列活动,吸引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共青团、红十字会及医院、企业、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踊跃参与,现场为残疾人群众开展耳病、眼病预防宣传及健康体检,累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双树塑业、永牧农业等12家企业及用人单位主动提供60余个残疾人就业岗位,现场达成意向46人。各成员单位加入以来,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展读书分享会、文化助盲影片放映、助力乡村振兴扶残助残、全免费做白内障手术等活动。通过党建引领,党建联盟搭台,极大丰富和拓展了各领域党组织沟通协调、联动互动、资源共享的平台和载体,有效改变了以往扶残助残活动大多由残联组织、残疾人专门协会牵头组织、“单次落实”的局限,推动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积极行动、广泛参与,逐步形成了扶残助残活动“日常经常”开展的新局面,残疾人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开展共建联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党建联盟按照联动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成员单位之间互学互鉴,以党建的融合带动业务的协作、工作质量的提升,通过“双向”或“多向”合作互动,实现工作效能的多元化增长,使党建和残疾人事业同频共振,互融共促。县(市、区)积极拓展工作载体,因地制宜组建扶残助残党建联盟,以党建工作激活和赋能业务发展。随着党建资源的有效整合,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之间逐渐产生“化学反应”,一批成员单位主动结对“联姻”、联动发展,如市残联机关党支部与五华区护国街道祥云社区党组织,经开区果林社区残疾人协会与经合区磨憨镇尚勇社区等签署结对共建协议,扶残助残资源从“独木”变“茂林”。云南众济律师事务所党总支与五华区的8家社区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签署“残疾人法律援助合作协议”,为辖区有需求的特殊困难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同时,主动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家庭,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残疾人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助力城市基层治理。随着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覆盖面不断扩大、成效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单位和组织主动走出大院,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家庭”“大平台”中,为城市基层党建增添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六个春城”的部署,持续主动融入“团结花开、幸福春城”发展路径,做实调查研究,进一步找准找实全市扶残助残工作短板弱项;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梳理总结党建联盟扶残助残的工作路径、工作方法、工作成效;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措施、健全工作制度,梳理提炼开展活动的经验做法,形成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探索建立一套党建引领扶残助残工作机制,推动党建联盟扶残助残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供稿:刘存珍 马祥灿 审核:何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