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青团思茅区委坚持党委统领、联动统抓、上下统筹,形成“党委重视+部门支持+团委落实”“一盘棋”格局,在党建带团建的具体实践中,将加强党的建设与推进共青团改革相结合,推动各项党建带团建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党建和团建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
坚持党委统领,协调推进,形成上下“一盘棋”
高起点谋划。深化议事协调机制,建立区委领导群团的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立思茅区推动落实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工作方案,为改革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广泛开展主题教育。以“争做好队员”为主题,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专题,开展主题团队日、团课队课、新团员入团仪式、新队员入队仪式等线上线下主题教育;组建“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各级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开展清明祭扫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学雷锋系列活动,覆盖3万余名青少年;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1期覆盖100名团干部、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高效率落实。出台本地共青团县域基层组织改革方案,并建立由党委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召集人,相关责任部门领任务、明要求、清责任,合力推动改革走实走深。
坚持团委统抓,部门联动,确保改革“一体化”
改革创新团干部选用和管理模式方面,探索公开考录、公开选拔、公开聘用、挂职兼职、定向招考、择优转任、购买服务、选派指导和候选人推荐等“九条路径”。通过“三支一扶”青年事务岗、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定向招考、开展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及“扬帆计划”等路径,极大地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改革团组织设置和激励保障方面,推广“共青团+社会组织”工作方法,增强青年与共青团黏性。形成对挂职团干部、兼职团干部薪酬激励,挂职副书记按月、兼职副书记按次发放挂职补贴,激发工作积极性。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机制方面,实行积分制入团,明确志愿服务、团课学习等考核条件。推动团员档案管理流程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建立团员全过程培养考核体系,为党的事业储备人才。积极向党组织推荐团的优秀基层工作骨干,向机关事业单位推荐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部分西部志愿者服务期满后进入社区工作,部分通过公招解决编制问题。进一步探索团干部关爱激励机制,严格实行“推优入党”制度。
坚持上下统筹,务求实效,打造品牌“一条链”
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开展共青团组织组建“百日攻坚”行动,填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青年聚集的新兴领域“空白”,目前新建新兴领域团组织5个,实现已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建团全覆盖。团干部选拔配备有突破。成立青少年发展中心,通过购买服务社会化选任扩容增强乡镇团组织队伍力量。在团员发展上有突破。实行“积分入团”制,推动城区少先队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思茅区创新开展大队辅导员“一年一聘一述职”,建立分批入队、分段教育、分级激励、推优入团的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供稿:王斯楠 审核:易叶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