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联系帮扶大理州云龙县以来,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牢牢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紧紧聚焦乡土人才培育、特色产业帮扶和“一老一小”服务,直接和协调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用心用情助力检槽乡清朗村振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聚焦乡土人才培育,为乡村振兴注入“原动力”。坚持以人才振兴推动清朗村全面振兴,增强基层干部和群众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助推“头雁”能力提升。紧盯乡土人才培育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培训优势,每年举办1至2期基层干部、产业发展人才、致富带头人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组织省农科院、省农干院专家到定点帮扶点开展实地教学,手把手进行技术辅导,提升乡村振兴本土人才能力素质,及时回应清朗村群众诉求和需要。近年来,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近300人次。二是注重“雏雁”后备培育。常态化开展“送教下乡”“送技下乡”“送医下乡”活动,协调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三甲医院专家到检槽乡进行义诊巡诊、实地进行专题讲授和技术培训,提升乡、村卫生院(室)基层医务工作者专业技能。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新业态从业者,到清朗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或深入农户家中讲授种养殖技术、电商经济、法律知识。近年来,共举办乡村实用技能专题培训10余场,累计培训检槽乡群众800余人次。三是用好驻村“纽带桥梁”。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先后选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综合素质好的4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选优配强工作队员8名,努力打造“沉下去、待得住、干得好”的工作队伍,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保障,积极发挥驻村工作队员帮扶作用,为清朗村振兴蓄势赋能。
聚焦特色产业帮扶,增强乡村振兴“硬实力”。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努力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2023年帮助协调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投入资金100万元,用于清朗村发展胡蜂养殖特色产业。2024年项目建成投产后,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增加7万余元,养殖户收入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二是多形式消费帮扶。关注帮扶点农特产品产业销售链堵点痛点,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做实消费扶贫,通过学院教学服务中心餐饮采购、发放学院工会会员节日福利和教职工个人购买等途径,畅通销售渠道,近三年消费扶贫资金达80多万元,助力当地农特产品产销两旺。三是多举措牵线搭桥。学院通过在滇侨资企业负责人培训班等班次举办“大美云南生态云龙”文化沙龙活动、设置帮扶点农特产品展示柜和在参训学员中进行广泛宣传等,积极推介帮扶当地茶叶、火腿等农特产品,积极为云龙县产业发展资源引入和产品销售搭建县企合作平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聚焦“一老一小”服务,提升乡村振兴“暖心力”。坚持将解决定点帮扶点“一老一小”问题作为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生动实践,积极发挥学院优势和特点,办好惠民实事,提高农村留守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关爱服务质量,有形有感有效做好“一老一小”关心关爱工作,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当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以有形之举,关心留守老人有温度。注重日常关心关爱,在春节等重要节庆日,学院主要领导带头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群众,送上大米、食用油和棉被等生活必需品,先后走访慰问80余人次,协调26万元资金为清朗村金海登等村民小组建设集议事、技能培训、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场所,联系爱心企业捐赠价值9万元的防疫物资、向清朗村10户重病困难家庭捐款2万元。驻村工作队常态化入户摸底排查,开展惠农政策宣讲,及时走访慰问留守老人,帮助解决留守生活实际困难、养老保险待遇确认等实事,弘扬尊老爱老文明风尚。二是以有感之为,呵护留守幼儿有力度。针对清朗村幼儿园校舍设施不完善、村完小功能发挥不充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困难和问题,学院及时研究,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9.5万余元,帮助解决村完小和幼儿园整合后教室和宿舍改造及校门步行通道修缮资金缺口,并协调爱心企业为村幼儿园捐赠地垫、玩具、绘本,帮助改善学习生活条件。工作队员动态了解掌握家庭困难儿童情况,有针对性开展走访慰问,利用“9.9公益日”捐款等活动,筹集资金为清朗村幼儿园设立营养餐、购置学习用品,多名教职工加入“爱心妈妈”行列,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开展“同心向党”六一儿童节活动,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三是以有效之策,关爱留守少年有浓度。紧盯短板弱项,与当地党委和政府同向发力,积极为云龙县一中图书馆捐赠价值一批6.5万元的图书,为检槽中学捐赠价值5万元的毛毯518床,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针对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定期深入检槽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和国防教育,每年举办1期“手牵手”夏令营研学活动,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关心关爱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组织参观大学校园、天文台、禁毒所、博物馆等,帮助乡村少年开阔眼界,激发青少年志存高远、勇敢追梦、建设家乡的热情。2021年以来,已在昆明举办研学活动3期,110余名少年参加研学,成为学院帮扶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供稿: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人事处、机关党委 审核:邓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