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楚雄复烤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定位,不断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紧紧围绕产业工人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改革任务,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持续推动“产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厂党总支作为云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先锋作用,抓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3+2X”功能型党支部建设,所属第三党支部被云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命名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第一、第二党支部被省局(公司)党组命名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二是强化党建基础工作。以“党建+班组建设”锻炼工人队伍,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构建劳模工匠“师带徒”模式,组建宣讲队到一线、到岗位、到业务外包单位宣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三是创新思政工作模式。注重舆论宣传,制作产改宣传片和12部微电影、微党课视频,在各级媒体刊发稿件400余篇,设置宣传展板,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四是增强产业工人队伍的先进性。注重在生产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员,把产业工人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近年来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中,一线产业工人占比达100%。
二、构建发展平台,提升队伍素质
一是搭建创新平台。依托区域加工中心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形成技术创新常态化合作机制,联合研究项目课题,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活动,孵化技能高手和人才。二是健全制度机制。建立专业技术、职业技能评聘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和配套文件,拓宽人才成长通道。三是实施全员培训。每年组织开展烟叶分级、设备技能维修等培训20余次2700余人次,提升技能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如今分选业务外包队伍熟练工占比80%以上,多支专业化工人队伍正加
速形成,有力促进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四是打造设备维修技能实操基地。多次承办复烤设备维修技能集训及竞赛,钻研实操技能,通过岗位练兵提升复烤设备维修技能水平。五是坚持制度选才育才。以“三师三手”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梯队结构,培养高素质人才和青年技术人才队伍。近年来,取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18项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和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制作的2个网络课程获国家局“优秀奖”;1项成果被评为“第二届烟草行业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2项成果获云南省“职工创新成果优秀奖”;2个QC成果荣获云南省局“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沙漠骆驼QC小组连续七年获“云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培养出1个“国手”、3个“省手”,培养出烟草行业“精益改善达人”1人、云南省“职业健康达人”1人,一批高技能、高层级的专业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三、优化激励机制,激发工作活力
一是优化政治激励机制。选树的各级劳模、工匠、标兵等先进典型和州、县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全部从一线工人中产生,参加公司党代会、职代会的一线工人代表分别占比约23%、29%,深入落实职工代表参与的民主管理制度,营造产业工人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社会和企业治理的良好氛围,厂被命名为“楚雄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单位”。二是优化薪酬激励机制。推动技能水平与薪酬挂钩,聘用专业技术职务及职业技能资格93人,占在岗职工的62.42%,聘用人员享受相应标准的工资待遇和绩效系数。三是优化荣誉激励机制。对获省(局)级以上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的员工设置专属停车位、专设就餐区、专职工作室,在疗休养、评先推优、外出学习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四是优化成果激励机制。对职工获得的奖励、成果及时进行专项奖励。对为企业取得荣誉和重大进步的技术技能人才授予厂级劳模、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
四、提升服务保障,加强人文关怀
一是建设职工书屋。配有种类齐全的书籍和阅览室,让职工书屋成为职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和实现自我素质提升的“精神家园”,厂职工书屋被命名为“云南省职工书屋”。二是建设职工之家。办好职工食堂,提升运动场设施,让每位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积极开展各类会员慰问、集体庆祝生日和工建活动,职工医疗互助参互率100%。被授予“楚雄州先进职工之家”称号。三是建设职工驿站。配备茶几、沙发、桌椅、电视、冰箱、微波炉、多功能充电桩、WiFi、蒸饭柜、应急药箱、AED(全自动体外除颤仪)、报刊书籍等设施和物品,为作业人员倒班、轮班用餐、休息、放松提供场所,精准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职工驿站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最美驿站”。
风劲潮涌,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楚雄复烤厂将持续把“产改”工作推向纵深,继续在深化改革试点中当先锋闯新路,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更实的行动,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再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