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传真
西双版纳州司法局:点滴汇聚“为民办事”磅礴之力
来源:云南机关党建网     2024-02-20 08:54:34     【字体: 】    

2023年以来,西双版纳州司法局始终把“群众需不需要”“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标尺和检验标准,紧扣“为民办实事清单”,聚焦“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团结带领全州司法行政系统干部职工和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将心怀“国之大者”实践于一件件“为民小事”,为全州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行政立法构建社会治理“法律网”。恪守以民为本立法,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环境治理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紧迫的民生实际问题,“小切口”立法,解决民生“大问题”,助推全州社会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大发展”。按照法定程序和时限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年度立法计划。协同州人大常委会开展《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资源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的废止和修订审议工作。

执法监督念好依法行政“紧箍咒”。持续加大对食品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行政执法行为的常态化监督、业务性指导,年内累计走访运输企业和群众2万余人次,发放宣传问卷1.6万余份,评查执法案卷2754卷。核处问题线索1303件。“法情并重”通过健全完善监管措施,依法合理编制“减免责清单”。不予处罚事项清单161项、从轻处罚事项清单203项、减轻处罚事项清单54项和免予行政强制事项清单4项。

 

 

法律服务增设美好生活“避风港”。整合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以满足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法律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等法律服务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中国法律服务网”三大平台作用,大力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2023年,免费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万余次,为群众纾困解难,防范化解法律风险。

 

行政复议保障百姓“讨说法”。推行行政复议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提升案件审理质效,简易案件审理期限缩减为30天(缩短30天),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审理期限缩减为60天(缩短30天)。加大现场调查、公开听证等审理方式的运用,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一律开展现场调查或者公开听证,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质效,确保案件办理公平公正。全州34个基层司法所全部设立基层行政复议受理咨询点,代为收取、转送材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服务好基层人民群众。

便捷公证实现温度与速度“双提升”。深入推进公证机构“放管服”改革,在证明材料上坚持做“减法”,在优化服务上不断做“加法”,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出生、生存、死亡”等100项公证事项,开设“一次办好”公证通道;对老、弱、病、残等当事人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办理;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减免公证费用,提供公证法律援助;对其他特殊公证事项推出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线上服务、进驻服务等便民利民举措,2023年累计办理各类公证事项6812件,其中免费办理公证事项15件,真正让公证服务既有温度又有速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法治体检把好民营企业“法律脉”。梳理西双版纳州七大重点产业企业需求,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讨论、咨询问答、书面交流等方式,深入20家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了解其生产经营和依法治理情况,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机制,有效助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邀请专业涉外律师为80余家企业开展涉外法律培训和专题座谈,助力企业打好“外贸、外包、外经、外智”组合拳。

法律援助撑起困难群众“幸福伞”。秉持“防范、主动、全覆盖”标准,精准对接弱势群体法律服务需求,不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实现应援尽援。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畅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优先提供法律服务;对老弱病残和行动不便人员实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对涉及农民工欠薪、工伤、老年人赡养等10类案件,免于经济状况审查,直接给予法律援助。

 

 

司法鉴定提供司法公正“证据王”。推动全州司法鉴定机构实现执业场所、实验室建设、制度建设、执业活动、内部管理“五规范”,不断提高司法鉴定能力素质。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办理司法鉴定业务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优化司法鉴定服务方式,提升司法鉴定采信力,助力司法诉讼法治保障。对存在特殊情况或行动不便,不能到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被鉴定人,实施上门服务,打通司法鉴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元解纷消除纠纷隐患“萌芽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全州34个乡(镇、街道)调委会、318个村(居)调委会以及33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通过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暖民心,让“有纠纷找调解”的理念深入人心,助力平安西双版纳建设。2023年全州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参与调解案件7121件,调解成功7057件,调解成功率99.1%,调解协议涉及金额3.65亿元。

普法宣传为百姓生活呈上“法治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法宣传形式,充分利用“西双版纳普法”、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等载体,组织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队伍和“云小普”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学校等开展百场“法律七进”活动,深入宣传宪法、民法典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完成全州1854名“法律明白人”培养和7个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长廊)建设工作,全州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供稿:董怡君 审核:游江)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