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大部署,针对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探索开展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建共建工作,有效撬动社会力量拓展助残“朋友圈”,逐步形成了具有昆明特色、传递春城温暖的扶残助残工作模式。近期,《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综述文章:《“春天的事业”托起稳稳的幸福——写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之际》,文中专门点赞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工作;中国国际电视台播出《Assisting the Disabled:China expands efforts to help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better integrate into society》(《助残:中国加大力度帮扶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专题报道,在全国范围内仅选取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案例向国际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残疾人的生存发展现状及风采。
聚焦社会动员创优一个工作载体。市残联制定“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工作方案,并于2022年11月由昆明市残联党组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全市实施。目前,已吸纳101家成员单位加入,党组织范围涵盖基层残联、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三新”组织及群团组织等党组织。党建联盟打破党组织类型、隶属、层级等壁垒,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跨党组织类型签订共建协议组建,各成员单位党组织隶属关系保持不变,是全省首个由机关党组织牵头组建的非建制性机关功能型、融合型、服务型党建联合体,该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据统计,在市本级近五年累计投入近千万元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经费的基础上,依托“春城暖阳”平台,91%以上的残疾人基层组织又通过有效整合辖区内成员单位阵地资源及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进一步巩固并扩大了残疾人活动和服务阵地。
聚焦供需对接研发一个微信小程序。收集汇总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及各成员单位可提供的共享资源清单及基层需求清单,研发“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资源库”微信小程序,搭建供需有效对接的共享平台,促进社会面共享资源与残疾人需求精准对接。省图书馆的视障阅览室、省妇幼保健院的党员专家团队、富康城商业中心的直播间等一大批社会资源纷纷“入库”,为基层就近就便服务残疾人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通过小程序“点单”“接单”,残疾人基层组织收集发布的社区共享辅具、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重度残疾人助浴服务、盲人听电影等“微心愿”被成员单位认领,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社会资源不断汇聚成为扶残助残新合力。该小程序被《人民日报》文章点赞:“云南昆明东川区特教学校通过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建共建工作平台,发布需求清单,远在160公里之外的联建共建单位——昆明市小太阳儿童用品公司党支部远程接‘单’后,牵头联动20余家‘三新’组织捐款捐物,有效解决了学校教学物资短缺的问题。”
聚焦灵活多元探索一种就业创业新模式。制定《昆明市残疾人联合会党建引领残疾人就业创业实施方案》,在传统的零星、集中及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模式之外,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残疾人就业创业街区、社区、小镇、园区的“四创”模式,为有就业创业需求的残疾人(或重度残疾人家属)提供多渠道就业创业帮扶环境和平台。如,五华区祥云社区依托“春城暖阳”平台链接商圈资源创办“同仁公益市集”,每年累计可为残疾人提供700余次/组免费摊位售卖手工作品;官渡区和平路社区、关上中心区社区等引入社会组织建立“初星咖啡屋”,为辖区残疾人群体提供免费培训及就业实践平台;官渡古镇依托游客服务中心、非遗展示中心等特色资源开发适残岗位、培训残疾人实用技能,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近年先后举办10余期残疾人手工艺培训班,培训学员200余名;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发挥商圈、企业孵化器平台优势促进残疾人灵活就业创业,区内云南昆发塑业有限公司累计集中安置88名残疾人就业,示范带动了一批“三新”组织积极开发适残岗位助力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增收。2023年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1950人,完成省级下达全年任务的105.75%。近期,省政府分管领导实地调研“四创”模式后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昆明市充分发挥“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建共建工作载体优势,在党建引领扶残助残方面创出更多特色和成效。
聚焦联动共享织密一张关爱服务网。各级基层残联组织依托“春城暖阳”平台盘活成员单位党建阵地、政策、人才、文体等特色资源,有效促进了各类资源集聚融合、联动共享,有力推动了各成员单位合力扶残助残,各类扶残助残活动精彩纷呈,各类惠残助残项目落地生根,多方联动的扶残助残服务网越织越密,残疾人基层组织的服务质效大幅提升。据初步统计,“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建共建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残联组织通过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有效整合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共享各级各类党群服务阵地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累计开展各类扶残助残活动上百场次,惠及残疾人及其家属3万余人次,吸纳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合计200余万元,有力帮扶了一批残疾人,及时帮助解决了一批困难和问题,促进了一批残疾人多渠道灵活就业创业。近期,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程凯赴昆明实地调研后表示,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创新实践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他强调:“这种社区融合型的扶残助残模式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望昆明市继续大胆实践,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坚持公益助残促进融合,创造更多治理高效、残疾人普遍受益、可学习能推广的基层经验。程凯同时要求昆明市认真总结“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工作经验,形成典型案例,由中国残联送中央社会工作部等相关部门。
下一步,市残联党组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残联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重大部署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关心关爱困难群体”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六个春城”的工作安排,紧扣残联职能职责积极融入“团结花开、幸福春城”发展路径,继续以“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建共建工作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抓紧做实扶残助残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彰显昆明特色、传递春城温暖的扶残助残工作品牌,为昆明在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上“当好排头兵”贡献残联力量。
(供稿:刘存珍 审核:何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