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传真
临沧市民族宗教委:“十项举措”开展“七一”建党节系列活动
来源:云南机关党建网     2024-07-04 11:03:35     【字体: 】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到来之际,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临沧市民族宗教委机关党支部以十项举措开展“七一”建党节系列活动。

“庆”建党“七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7月1日,以“学条例、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主题,采取“支部+支部”方式,到沧源县忙摆村开展“七一”建党节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追忆入党初心;40名党员同过“政治生日”,4名党员发表入党感言,抒发了党员对党的忠诚和敬仰,对事业的忠于职守、锲而不舍的精神。

“听”纪律“党课”强化法纪意识。党支部书记以“做一名知党恩跟党走的好党员”为题,结合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芒摆村实际出发,为全体党员讲了一堂高质量的纪律党课,进一步强化了党员政治觉悟和纪律意识。全体党员更加明白了“学党纪、明规矩、强党性”的重要性,感受到了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而更加坚定做到在深学细悟中铭“纪”于心,在担当作为中执“纪”于行,在常抓不懈中遵“纪”于绩。

“看”警示“视频”敲响纪律警钟。组织全体党员同志观看《警钟长鸣》中4个涉及沧源县有关人员关于违规酒驾、赌博、偷引渡等的反面教育视频,以身边片中人的“现身说法”警示看片人绷紧纪律之弦,引导看片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守纪律、讲规矩,以党的纪律为“尺子”,教育党员干部知敬畏、切实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提高免疫力。

“诵”经典“诗歌”传承红色文化。组织全体党员朗诵红色经典《我是共产党员》,通过大家激情高昂的诵读,更加激励起全体党员牢记入党初心,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强烈意识,通过朗诵诗歌活动,进一步传承了红色文化、弘扬了革命精神,让大家为共同拥有一个闪光的名字、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骄傲和自豪。

“访”特殊“党员”感受关怀温暖。以“送祝福+听民意”方式,深入芒摆村走访慰问4名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家中,通过慰问,党员们纷纷表示要永远不褪色,积极发展好生产,带头致富,要继续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带头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搞”普法“宣传”树立法律意识。立足民族宗教部门工作实际,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宣传活动,通过组成4个工作组分别深入芒摆村6个自然村,向266户1157名群众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农村生活常备法律知识等,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

“献”妈妈“爱心”呵护儿童心灵。组建由7名女同志组成的“爱心妈妈”队伍,深入芒摆村和勐董镇中心完小对3名留守儿童及其家属开展“爱心妈妈”关爱活动,爱心妈妈们为孩子们赠送了书包、学习用具等物品,开展了与孩子和爷爷奶奶们面对面谈心、暖心交流的“6+N”关爱服务,通过关爱活动,进一步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护航,营造了关心呵护留守儿童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赠”书籍“概论”强化铸牢意识。向芒摆村驻村工作队员、芒摆村党总支和下设党支部各赠送1本《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过引导大家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进一步理解和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不断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走”祖国“边关”落实强边固防。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次“走边关”活动,落实强边固防责任,全面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奋力“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更加昂扬姿态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推”志愿“服务”办好民生实事。组织机关党支部20名党员同志深入挂钩联系的临翔区忙畔街道忙令社区,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普法教育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全体党员同志在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厚植为民情怀。

(供稿:赵慧萍 审核:蔡高武)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