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近期,文山州广南县委县直机关工委在选优、育强、严管、厚爱上下功夫,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强、素质好、业务精、作风硬”的党务干部队伍,全面提升机关党建质量。
“选优”队伍增效能。紧盯“党务干部队伍是开展机关党建工作的骨干力量”这一关键,坚持“优选”原则配强党务干部。一是思想选优提纯。县委县直机关工委坚持按照党性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原则,通过指导基层党组织换届、补选,并结合个人自荐、党组织推优、工委审核等,将对党忠诚、能力突出、吃苦耐劳的干部选配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来,选齐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专职党务干部,共调整充实机关党组织书记13人,配备专职党务干部71人。二是结构选优聚力。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选优配强机关党务专(兼)职干部的要求,督促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将优秀年轻的党员优先安排到党务工作岗位上培养锻炼,在年龄、工作经验上整合优化,共配备35岁以下专职党务干部65人占91.5%,有党务工作经历的占98.2%,党务干部日趋年轻化、专职化。三是质量选优赋能。坚持源头把控,聚焦质量“优选”党务干部,督促各基层党组织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选配党务干部,从源头上保证思想素养、业务素质、文化层次等,确保人岗相适,使党务干部在工作岗位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目前,机关党务干部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共62人占87.3%。
“育强”队伍提能力。注重党务干部培养教育,强化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振精神,激发活力。一是帮带促成长。针对党务干部更换频繁、业务更新快的实际,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抓实基础党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健全完善党务工作者调整报备制度,建立基本信息台账,实施新老党务干部“一对一”帮带、新任党务干部任前谈话等制度,动态掌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能力素质情况,上半年更新党务干部基本信息2次,开展党务工作者任前谈话9人次。二是培训促提能。围绕基础党务知识、智慧党建、发展党员等内容,以州县联动办班集中培训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199人,紧盯“模范机关”创建、“清廉机关”建设、党建品牌打造、党建业务融合等难点,推荐7名党务干部到浙江培训,5名党组织书记到文山、红河等地“取经”,组织33名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到州直机关等地进行现场观摩,以理论联学、同台共学、分类教学、现场研学,提升党务干部综合能力。三是实操促提效。针对部分新任党务干部工作经验不足、岗位实战能力较弱的问题,以分享交流、跟岗历练等方式,强化实践操作锻炼。召开机关党组织书记“大擂台”1期,3个党组织分享“一支部一品牌”、党建业务融合等好经验好做法。以党建联建、结对共建“帮带”方式,让党务干部带学、基层党组织促学,推动基层党组织比学赶超、晋位升级,先进党支部提升11%,5个党组织申报“文山州模范机关创建示范单位”并公示。
“严管”队伍压责任。以“严”举措强化党务干部队伍监督管理,压实责任抓好工作落实。一是规范履职行为。注重年初部署,以机关党的工作会议明确目标任务,明晰工作责任,研究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重点任务项目清单、党组(党委)书记工作责任清单,为全年工作明标定向,压实党组(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共管责任、党务干部具体责任。二是抓实考核评价。注重日常工作业务指导,工委领导分成5个组挂联县直机关各直属党组织,常态化联系解决疑难问题,适时跟进业务指导,及时疏通堵点痛点。优化党建目标考核体系,及时梳理党组(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指标及考评细则,做到考核考评目标化、具体化、数量化。三是注重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党务干部担当作为。对考核优秀的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要求在绩效考评、评先评优、考察任用、能力提升培训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考核滞后的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进行约谈提醒,对于工作推进不力的指导及时进行调整更换,保证党务干部队伍质量。
“厚爱”队伍添动力。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党务干部担当作为。一是做实谈心谈话。加大对优秀党务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注重给位子、压担子,让党务干部在有位有为中快速成长。定期与党务干部交心谈心,了解党务干部在工作上、生活中遇到的瓶颈,及时帮助党务干部答疑解惑、理顺思路、提振精神。上半年,各级党组织书记、工委领导与党务干部交心谈心达300余人次。二是注重激励关怀。加大对党务干部的关心关怀力度,把从事党务工作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不断激发基层党务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机关党务干部2023年度获年度考核嘉奖等奖励37人。结合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对患重病、家庭困难党务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关心关爱党务干部。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将专兼职党务工作经历纳入干部履历,把表现出色、能力较强、成绩突出的优秀党务工作者重点培养提拔。认真落实州委、县委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推动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在配齐、配强、优选党务干部上细化保障措施,确保党务干部专职专责、敢闯善为。
(供稿:郑菊 审核:陆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