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传真
普洱市澜沧县:激活新质生产力中的“她”力量
来源:云南机关党建网     2024-08-23 14:51:09     【字体: 】    

今年以来,普洱市澜沧县妇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模式,大力实施“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激活新质生产力中的“她”力量,引领女性在服务大局中开创新业绩、担当新作为,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助推澜沧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巾帼力量。

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澜沧县妇联始终把党建引领摆在首位,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巾帼大宣讲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党建引领,为妇女工作指明方向,激励更多女性人才投身澜沧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壮阔浪潮。今年以来,共开展线上线下大宣讲30余场次,覆盖妇女3000余人。

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扎实推进“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指导各级妇联组织以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推进妇联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新推进完善妇联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妇联工作质效。为适应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三新”组织有形有效覆盖的途径和方式,着力消除“空白点”和“盲区”,构建覆盖广泛、运行规范的妇联组织体系,做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今年以来,共成立26家“三新”组织妇联,不但增强了女性在新经济领域的参与度和话语权,而且还加强了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了广大“三新”领域女性干事创业活力。

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选优配强乡镇、村(社区)妇联干部。重视加强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及时开展新任职妇女干部业务培训工作。积极发挥妇联组织“联”字优势,优化妇女创业就业环境,为女性就业创业搭平台、提技能、强服务,多举措促进妇女创业就业。鼓励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培育一批女性创业创新带头人,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去年以来,共举办乡村女性经济赋能项目培训2期100余人参训、民族传统手工刺绣培训1期50人参训、“巾帼创业留家乡”妇女创业培训1期58人参训。共举办妇女干部素质提升培训4期400余人参加。通过培训的开展,有效提升妇女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帮助妇女掌握实用技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产业扶持,助力经济发展。围绕澜沧县当地特色茶、咖啡等产业,县妇联积极引导妇女参与产业发展。通过妇女合作社、巾帼示范基地等平台,鼓励妇女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刺绣织锦等产业。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妇女增收致富,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经济力量。今年以来,完成妇女创业贷款23人发放贷款473万元,带动就业73人。

家庭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展讲好书香家庭故事、讲好清廉家风、讲好红色家风等群众性活动,强化思想引领、政治引领、价值引领、精神引领、网上引领,注重妇联干部政治立魂和理论武装,坚定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和信心。今年以来,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训2期,全县20个乡镇妇联、县属妇委会以及三新组织妇联干部、家长代表共计150余人参与培训。举办“奋进新征程 做好接班人”“书香润家风 共读伴成长”等为主题的家庭亲子阅读活动10余场次,在亲子共读中坚定“四个自信”,激扬爱国情怀,鼓励广大家庭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持续开展各类家庭创建活动,年内7户家庭被评为市级“书香家庭”,1户家庭被评为省级“健康家庭”。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传播群众身边的文明家风,倡导家庭美德新风尚,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生动鲜活的形式扎根千万家庭,为澜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家风保障。

下一步,澜沧县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女企业家、女性创业者、女大学生等各行业女性搭建宣传展示平台、合作共赢舞台,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持续提升就业质量,增强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助推澜沧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道路上贡献巾帼力量。

(供稿:张以凤 审核:刘芳莉)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