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四廉”工作模式,持续推动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工作走深走实,助推人大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连续多年为“优秀”等次。
注重教育扬廉,筑牢思想防线
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防线,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企业家走进人大讲堂”“人大代表履职学堂”“人大干部研讨课堂”等,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深入学习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教育党员、干部自觉恪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扎实抓谈话提醒,紧盯节日“四风”问题,加强日常监管,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到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到法院旁听庭审,定期通报剖析典型案例,用身边的事警醒身边人,筑牢人大干部职工“扬廉洁、守纪律”思想防线,净化人大机关政治生态。今年以来,组织专题学习党章党规30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集中学习活动2次、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2次,班子成员上廉政党课4次,开展警示教育3次。
健全机制护廉,持续正风肃纪
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制定印发“清廉机关”建设实施方案、创建细化方案。筑牢清廉委室、清廉岗位“铁篱笆”,制定清廉委室、清廉岗位创建方案,推动争先创优,激发工作动力,推动清廉机关建设责任纵向贯通、横向到边,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健全完善内控制度,落实“谁在岗谁防控、谁主管谁监督、谁监督谁负责”责任,规范机关党组会议议题管理,坚持重大事项向机关党组事前报告和事后报备、机关重大开支向派驻纪检监察组事前报告和事后报备制度。
强化监督促廉,守护为民初心
健全完善内外监督机制,有效发挥人大监督功能、切实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印发《玉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工作规程》,全面规范监督职能。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聚焦发展关键领域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不断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以来,开展执法检查5次,代表集中视察4次,专题询问5次,质询1次等刚性监督,受到全体市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好评。与市委巡察办联合印发《加强巡察监督与人大监督贯通协调的工作机制(试行)》,与巡察办相互协同配合,及时通报人大监督计划,采取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推动人大监督与巡察监督高度契合,使监督力度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形成监督叠加效应,不断提升监督实效。
突出文化育廉,淬炼崇廉品格
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市委要求,按照“清廉云南”建设“10个专项行动”要求,以建设机关廉洁文化阵地为抓手,加强廉政建设,弘扬正气清风,厚植廉洁文化基础,培育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以创建模范机关为目标,紧扣党中央对人大“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召开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印发推动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七大行动”,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立场,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新时代人大工作,形成具有玉溪人大辨识度的党建品牌,为人大立法、决定、监督、任免、代表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组织和纪律作风保障。常态化开展对党员干部的遵纪守法教育,在开展监督检查、视察调研时先学党规党纪与法律法规,做到党纪与国法同学习、同遵守,切实增强对党的纪律、国家法律的尊重之心、认同之感、敬畏之情。创新警示教育方法路径,坚持正面典型与反面典型相结合、集体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加强谈心提醒和关爱教育相结合,注重“三个结合”增强廉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创新警示教育形式载体,运用现有的宣传载体开展廉政教育,丰富教育内容;通过现场教育载体开展廉政教育,增强教育针对性;运用机关清廉文化载体开展廉政教育,提高干部职工接受教育的参与度。
(供稿:玉溪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审核:吕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