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的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衔接、深度融合,近年来,普洱市坚持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务求实效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层治理格局。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常态化。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优化调整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对开展报到服务次数、时长和App签到签退等不再作硬性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市(区)直机关工委协同思茅区委组织部、党(工)委、街道、社区等召开协调会,通商南路等社区有序组织社区挂联单位召开联席会,协商解决困难问题,细化明确工作要求,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聚焦现实需求,推动“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精准化。结合社区和报到单位党组织实际,统筹制定“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深入社区开展摸底调研、征求意见建议、收集帮扶需求,制定实化具体化的服务“需求清单”;市(区)各级机关党组织认真梳理党群阵地、人才队伍、便民服务等资源,建立8类服务“资源清单”;社区与报到单位党组织共同协商,结合清单确定一批做得到、做得实的服务“项目清单”。结合重大工作、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根据“三张清单”,单位党组织统一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服务,确保“三双”活动多样化、有实效,切实为社区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注重结果导向,推动“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长效化。市、区直党(工)委抓好分类指导、政策解答和督促推动,将“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要点、重点工作提醒等内容,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参考,确保工作落到底、不走样。社区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做好对接沟通,定期召开社区结对单位共建议事会议,提高服务针对性、时效性。各单位党组织强化统筹、整合资源,结合建设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深化网格化管理、应急服务等,对党员服务队和在职党员进行培训指导,推进“组团式”服务基层、“志愿式”服务群众。
(供稿:普洱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审核:曹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