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省航务局通过党建领航新能源船舶革命、红色护航平安水路、边关党旗映照忠诚卫士等方式,发挥党建在水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引领作用,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党建领航新能源船舶革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省航务局以党建为引领,将这一理念贯穿于航务海事业务中,积极探索绿色航运发展路径。
组织建设筑牢根基。局党委将“红色引擎”贯穿绿色航运建设,省航务局党委书记亲推省级新能源船舶推广,重点水域和项目一线党支部将党组织嵌入技术研发、船舶改造和运营管理全链条。为守护大理洱海,党员干部带头签“军令状”,承诺2025年底完成所有旅游客船新能源改造,项目党支部设“党员责任区”,保障改造项目按期投运,为同类型船舶改造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范本。
机制创新破解难题。针对技术标准不统一等痛点,局党委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推动形成“政策—技术—市场”方案。昆明市率先实施“滇池水域船舶污染物接收全免费”政策,大幅提升船东改造积极性。由党员骨干牵头,联合科研院所成立研发工作室,全力突破纯电动货运船舶技术瓶颈。积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提高电动船舶配套率。
云南实践成效显著。云南高原湖泊区域,新能源船舶守护生态发展。大理洱海投运纯电动客船,昆明滇池71艘旅游船舶全部实现新能源动力替代,成为全国内陆湖泊绿色航运新亮点。
以人民为中心 红色护航平安水路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践行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省航务局将党建与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紧密结合,以实际行动守护学生渡运安全。
织密安全防护网络。局党委构建“三级联动”防护体系。省级成立专项工作组,2025年上半年调配专项资金用于学生渡安全管理;地市在重点区域建立三方联建机制,推行“一渡口一党支部”模式;基层一线在渡口设“党员先锋岗”,组建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者在开学季对渡船及时“体检”。
精细管理筑牢防线。针对学生渡运痛点,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实施“站高峰”勤务制度,开学季推行“四定管理”,设置“师生专用通道”。2025年上半年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海事人员教授救生技能,开设“开学第一课”。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培养合格渡船驾驶员,创建“党员示范岗”,开展“五个一”工作法。
教育联动培育文化。创新开展“水上安全文化进校园”活动。课程体系化,发放读本,研发“沉浸式体验课”;宣传多元化,制作动画微视频,设立家庭安全作业。边疆民族地区创新宣传形式,百色海事执法人员使用壮汉双语讲解水上安全知识,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将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融入藏民族文化体验,助力属都湖航线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一批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典型案例。
筑牢国门防线 边关党旗映照忠诚卫士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省航务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作为重要使命,筑牢国门海事防线。
数字化监管提效能。西双版纳海事局开发手机扫码数据报送模式,建立作业记录系统和进出港报告系统,实现全链条管理和数据统计,简化流程,提高准确率。制作业务办理指南,开通扫码下载功能,构建立体公示体系,提高办理效率。
保障航道安全显担当。发挥海事职能维护国际航道安全,及时关注并上报关累港口岸拟入境砂石运输相关情况,会同其他口岸联检部门,阻止外国籍船舶进港,阻断湄公河航道破坏性砂石采挖贸易运输通道,守护湄公河国际航道安全,为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界河海事管理提供借鉴。
优质服务助果品通关。西双版纳海事局为载有泰国新鲜水果的船舶优化服务,缩短通关时间,助力水果“锁鲜”“抢鲜”。2025年上半年服务保障多艘次船舶进出港口,多项业务数据大幅增长。
党建引领是核心。通过党委统筹、支部嵌入业务链条,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创新驱动是动力。依托数字化监管提升效能,通过文化教育培育安全意识。服务民生是根本。以民生需求和国家责任为落脚点。
2025年下半年,省航务局党委将持续深化“红色领航”工程,强化党委统筹引领,推动融合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围绕重点任务,优化机制,创新方法,巩固成效并形成可复制经验;依托数字化手段,加强国际航道安全维护,深化水上交通文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云南水路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程娟娟 审核:马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