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临沧市社科联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围绕“研究临沧实践、繁荣临沧学术、服务临沧学者”目标,树牢“繁荣社会科学、服务临沧发展”工作理念,奋力践行“三好”嘱托,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临沧实践贡献社科力量。
围绕培根铸魂,不断增强社会科学思想引领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党组会议13次,向市委报告工作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9次,读书会9期,干部职工学习27次。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定期开展社科领域意识形态形势分析研判,建好管好守好各级各类社科阵地,在中央、省、市媒体平台刊发(播)稿件38条,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编印《临沧社会科学》4期2000册34.3万字,编辑社科专家论文集2本18万字。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纪律党课、警示教育、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方式,教育党员干部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贯彻落实《深化推进“清廉云南”建设“临沧实践”实施方案》17条措施,纵深推进“八小时外”纪律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党员干部无违纪违法行为。
围绕开枝散叶,不断增强社会科学组织凝聚力。实施社科组织强基工程,稳步推进社科联系统改革工作,强化自身建设,选派25名干部到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培训,努力培养高素质社科理论人才;制定《临沧市社会科学专家管理办法》,聘请180名社科专家充实专家库并实行动态管理。抓实社团建设,制定《关于加强临沧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社团建设的实施意见》《临沧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社团管理办法》,加强党对社科学术社团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完善社科学术社团发展制度体系,提高社科学术社团管理发展能力。
围绕服务发展,不断增强社会科学咨政服务力。积极向上争取社科项目,抓好项目实施建设,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品读临沧——临沧民族文化风采录》获省民委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项目立项,《“我们都是收信人”临沧社科宣讲》获“一州市一品牌”社科普及项目立项,《中缅经济走廊投资争端解决问题研究》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社会智库立项,4个志愿服务项目获“云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项目”立项,《寻城记·临沧》获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出版资助项目立项。完成临沧市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结项50项,完成临沧市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立项50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好美丽家园”为主题,举办临沧市2024年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开展学术成果交流,编印《临沧市2024年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持续办好《临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努力打造展示临沧学术成果、培育临沧学术品牌重要阵地;遴选优秀理论文章33篇,编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临沧市社科专家学者理论文集》。
围绕以文化人,不断增强社会科学普及影响力。持续建设社科普及基地,认真落实《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着力加强社科基地建设,云县漫湾镇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和双江县沙河乡景亢傣族风情村被命名为2024年度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全市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达10个。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凝聚社科力量谱写‘三好’篇章”为主题,组织开展2024年临沧市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活动,开展“文明云南”志愿服务活动121场次、“百名专家讲文化”宣讲活动25场次,惠及群众逾30万人次,初步形成“大科普”工作格局。组织开展“云岭大讲堂·临沧讲坛”32场次,受众6000余人次;持续做好第五届“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理论宣讲大赛市直部门选拔赛;以“三好”临沧为主线组织策划拍摄《这就是临沧》三个微视频浏览量超100万次,创作《旅居临沧刚刚好》《临沧礼赞》等歌曲,讲好临沧故事,传播临沧声音;佤族文化研究团队首次获评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并通过验收。
(供稿:沈文武 审核:蔡高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