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传真
临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强行风建设 推进社保工作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云南机关党建网     2025-05-16 14:33:39     【字体: 】    

为切实增强社保服务效能,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一直以来,临沧市社保系统用好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强化“我是临沧人”的责任担当,积极加强行风建设,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以四项举措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坚持高位推动,定期警报提醒。始终把社保工作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放在政府层面高位推动。一是定期将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推进情况向市、县(区)政府领导报告,市、县(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召开会议层层落实,压实工作责任。每两周向市政府领导报送“工作专报”,共报送32期。二是坚持对扩面工作定期监测调度、分析研判,从年初开始就实行目标倒逼、工期倒排,以日保周、以周保月,清单化扩面、项目化运行、责任化推进。

成立服务专班,化解遗留问题。针对某糖业集团及所属3座糖厂,在破产重整、实现产业恢复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保欠费等问题,市、县社保部门高度重视,及时派出指导组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全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一是核对某集团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欠费数据,准确确认2000余名职工社保状态与权益。逐项建立欠费台账,测算欠缴金额。积极协调税务、财政、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采取开展执法检查、社会保险稽核、约谈、下达整改指令等措施,督促企业将补缴社保欠费作为企业重整首要解决问题。二是针对业务堵点问题,加强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请示汇报,与系统工程师协同开展系统数据校准,共同研究解决“社保缴不了、退休办不了、待遇享受不了”等堵点问题。截至2024年底,该集团已经缴清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欠费10924万元;为213名达到退休条件人员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为844名失业保险参保人员发放了失业保险金;对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276名参保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补贴171.06万元,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化解,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提质增效。通过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社保体系以及提高社保统筹层次,拓宽社保基金筹资渠道,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整体水平。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实现市级统收统支,基金安全更有保障。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市级统筹统收统支改革工作。同时,落实基础养老金标准常态化调整机制,自2024年7月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20元。二是开展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试点,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的作用,在沧源县和平村开展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试点,将集体经济收益及个人赞助资金,专项用于补助本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补助,实行专款专用,和平村已完成缴费补助1324人,共补助资金4.1万元。

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为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对社保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一是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及时发现问题,严格落实行风问题交办机制,对发现的行风问题进行闭环处理。统一全市24项社会保险标准、17项工伤保险标准,发布了81项社保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市政务服务中心2024年社保经办窗口政务服务事项累计办件量为全市市本级业务窗口办件量第一位,群众评议全部为“好”,满意率为100%。二是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和应用,积极推进经办数字化转型。完成33.34万页市本级历史档案数字化加工。依托“云南人社一体化平台”,大力推动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对新增档案进行即时扫描,确保数据库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实现办理档案查阅、退休预审等业务时档案信息即时调取。三是深入推进社保多元化合作服务模式。广泛开展社保服务在银行、邮政等基层网点合作办理或委托办理,共创建30个社银(邮)合作服务点,引入“社保业务智能综合柜员机”24台。推广“静默认证+自主认证”待遇资格认证模式,建立“适老化”关爱服务台账,定期上门走访。去年,全市各级社保服务先锋队进企(事)业单位1724次、进村(社区)3131次、进家庭17647次。四是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活动,提升干部业务能力。市社保中心带领县(区)社保中心参加云南省人社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全省赛,取得全省赛团队“三等奖”的优异成绩,1名同志获得“全省岗位练兵明星”称号,2名同志取得全省赛前十的佳绩,3名同志被选派到云南省代表队参加全国赛。市社保中心被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表彰为“优秀团队”。

(供稿:李鑫 审核:吴启芬)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