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工商联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秉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理念,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以守正创新交出“有为答卷”、以实干实绩回应“民企所盼”、以主动担当服务“政府所需”,在边疆奏响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强音。
强化党支部联建,共绘凝心聚力“同心圆”。坚持党建带会建、党建促企建,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职责,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携手州委统战部,在西双版纳解放纪念碑、渡澜沧江作战纪念碑、勐宋军民抗日作战纪念碑等18处红色教育基地设立理想信念教育现场教学点。以西双版纳州系列主题年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主题党日、红色教育、警示教育等活动54场,3600余名商协会工作者和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参与,联动中华工商时报、民族时报、西双版纳融媒体等主流媒体展现民营企业家的好风采。厚植清廉文化沃土。精心指导县(市)工商联及29家州直商(协)会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集中学习《云南省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清单(试行)》等重要文件100余次。积极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一体推进清廉机关、“清廉商会”“清廉民企”建设。凝聚责任担当共识。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抓手,组织州级商(协)会挂联帮扶42个边境幸福村,通过捐资助学等方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创新“消费帮扶+产业赋能”模式,动员商(协)会、会员企业捐资捐物累计超过1000万元,消费助农增收1500余万元,打造“商会帮村企业联户”的乡村振兴样板。
落实行动联抓,搭建政企沟通“连心桥”。聚焦促进政商沟通,全力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的质效。深入走访调研。深入开展“千企百会调研助发展”和“进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活动,撰写形成的《西双版纳民营经济发展困难及对策建议》等3篇调研报告获州委主要领导批示,转发全州学习。深入落实“州级领导联系商(协)会”工作机制,凝聚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力量,精准助力企业发展。守护企业权益。持续开展“法律三进”“法治体检”等普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工商联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席会中的积极作用,提升企业家法治素养,促进企业重大风险防范和诚信合规经营。推进工商联商会调解平台建设,指导三县(市)工商联建立“总商会调解中心”,14家州级商会设立调解室,配备15名调解员,高效开展民营经济领域民商事诉前调解。健全保障机制。创建“1+N+1”联席会商,即工商联+商(协)会+纪委等工作机制,牵头组织纪检、公检法司及政府职能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企心声、助企纾困,实现多部门协同发力,护航“两个健康”发展。完善企业反映困难和问题“收集整理、及时交办、联合督办、跟踪问效、及时反馈、总结经验”闭环保障机制,做好“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等工作,以机制创新“小切口”推动营商环境大跃升。
突出保障联动,打出民间投资“组合拳”。整合多方资源,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点燃金融引擎。举办“银企”对接会,大力推广“融信服”和“云南政企通”平台,做好“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建成“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吸引4家商(协)会入驻,累计举办政企恳谈会100余场、商务洽谈200余场,接待客商500人次,成为企业交流合作的温馨港湾。释放招商动能。牢固树立“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理念,指导14家州级异地商会结为友好商会,轮值主办商会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招商洽谈会。促成30余家单位签订18个合作协议,金融机构为商会授信30亿元。举办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中心暨川商物流产业区签约仪式,促进景洪市嘎洒产业聚集区与州四川商会达成合作共识。拓展开放格局。指导基层工商联及州青年企业家商会、餐饮与美食协会等赴外开展产学研用活动,与鄂尔多斯、北京顺义等缔结友好工商联,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支持工商联执常委企业赴国内产业集聚区、“一带一路”共建国开展交流,参加“云品出滇”“云品出海”等经贸活动,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搭建广阔平台。
深化改革创新,激活民营经济“内动力”。坚持以改革破局、以创新赋能,积极投身改革发展实践,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组织体系不断完善。指导州级商(协)会健全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秘书处“三会一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指导州质量检验检测协会、州上海商会、州山东商会新成立,旅游、茶叶、边贸等行业协会特色发展,实现乡镇(街道)商会组织应建尽建、应登尽登。着力优化会员结构,现有州级商(协)会29个(异地商会15,行业协会12个,特定企业类型商会2个),会员5575个(团体会员75个、企业会员2762个、个人会员2738个)。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商会8家,全国“四好”商会4家,景洪市工商联连续8届荣获“五好”县级工商联称号,培育田野橡胶等3个省级“万企兴万村”示范企业,版纳石化集团跻身省非公企业百强及服务业20强,雨林古茶坊等4家企业获评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创新动能不断涌现。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建成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4个,覆盖天然橡胶、普洱茶等特色产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成立西双版纳州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充实服务民营经济的工作队伍。建管用好“数字工商联”综合服务平台,提升数字化工作水平。聚焦“有为工商联”,一体推进“有为机关”“有为商会”“有为民企”建设,全力打造“四型”机关、“四精通”“四过硬”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工作质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双版纳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稿:西双版纳州工商业联合会 审核:罗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