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州林业和草原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抓党建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将党建引领的“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全州林草资源保护管理的“绿色引擎”,用“党建红”赋能“林长绿”,实现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为建设绿美文山增光添彩。
党建领航,压实责任链条强担当。高位推动建机制。将林长制纳入州委、州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列为州人大、州政协调研督察的重点内容,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协同推进。州级总林长以身作则,亲任“施工队长”,既挂帅又出征,为林长制的有效落实提供强大动力。截至目前,州委常委会、州政府累计召开66次专题会议,作出121次批示,成功构建起“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制度创新强保障。为确保林长制的顺利实施,文山州制定《文山州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配套出台林长巡林、督察、考评、述职等“8+2+1”系列制度。在此基础上,创新建立“四单两函一通报”、重点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林长制考核激励等制度机制,形成“林长+警长+检察官+技术员+护林员”的“三长两员”网格化全覆盖管理模式,为林草事业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规划引领促发展。制定《文山州“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文山州重点林草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并召开全州林草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林草产业的发展方向、思路和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各项措施。通过科学规划,破解产业散小弱的发展困境,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强化落实,构建长效治理新格局。问题导向抓落实。州委书记、州级总林长参与巡林、督察、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责令林草部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摆问题症结,明确“保八争五”的考核目标。州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副州长共同推进林长制工作,2024年,累计召开9次专题调度会,向同级林长及下级林长办发出117件工作提示督办,有效解决森林防火、油茶营造、直达资金兑付等重难点问题。项目攻坚破难题。实施“重大项目林长负责制”,成功推动停工10余年的老屋基、者底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管护站复工竣工。组织研究《文山州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将国储林项目作为全州经济新的增长点,并与中林集团云南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规划建设100万亩以上国家储备林基地。资金保障惠民生。州长、州级总林长协调州县财政部门,统筹资金9.83亿元,助力相关县(市)将林草直达资金兑付率提升至90%以上,顺利完成2023年至2024年度省对州林长制考核目标任务。批示督办护林员聘管用问题,协调发放补助资金2583万元,保障护林员的权益,提升基层林业工作积极性。
党群共治,攻坚生态治理提质效。上下联动争支持。州级总林长、林长带队赴省林草局汇报对接30次,积极听取意见建议,全力争取国家和省级在“双重”项目、绿美建设、林草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广南县、富宁县被纳入全省油茶发展重点县,并在2025年获得林草有害生物防治专项资金1000万元。部门协同强质效。州委组织部部长、州级林长针对县(市)政府分管领导、林草部门负责同志存在的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等问题,逐一把脉问诊,运用“能上能下”机制进行鞭策激励。聚焦森林火灾应急保障短板,州委组织部牵头组建177人的森林草原火灾党员救灾志愿服务队,下设物资保障、医疗救护、心理干预等小组,并开展专题培训和实地演练,为火情处置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出台林长制部门协同联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实现从林草部门“单打独斗”到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转变。社会参与聚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五级书记(林长)带头推进绿美建设,常态化开展“绿美文山先锋行”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发动900万人次参与绿美建设,在全社会营造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共同打造绿色美好家园。
改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谋新篇。一线工作解难题。州、县两级林长严格落实“三个工作法”“三个马上”要求,以身作则,深入一线开展巡林调研1690次,协调解决责任区重难点问题2016个。州(县)人大、政协按季度开展督察1228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800个,以“督”促改、以“察”增效,有效推动林草工作落实。改革创新激活力。出台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建成保障性苗圃8个,累计培育苗木2899.71万株,苗木产业规模和效益稳步提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以工代赈、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林农稳定增收,激发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比拼激励促落实。认真贯彻美丽中国建设、绿美云南建设要求,将绿美工作纳入“文山之干・书记大擂台”比拼内容,县、乡、村、组“四级书记”同台竞技,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推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打造出生态建设的亮丽名片。
(供稿:文山州林业和草原局 审核:沈成剑 韦荣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