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怒江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党建引领业务、业务彰显党建”的工作理念,多措并举深化党建与调解仲裁业务融合,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工作合力。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依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组织全体调解员、仲裁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引导全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党员带头学业务、骨干带头讲政策”机制,结合业务“大练兵”、经验分享会等活动,累计培训线上线下“两期”办案人员107人,培训覆盖全州4个县(市)31个乡镇(街道)及部分企业调解组织,提升党员干部素养,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发挥先锋作用,提升服务效能。一是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基石,在服务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调解室”,组建“党员调解先锋队”,深入开展“党员带头办案暖民心”服务活动;二是党员调解员、仲裁员带头攻坚克难,发挥先锋作用,让服务群众更精准,面对务工群众千差万别的需求,党员的先锋性首先体现在“察实情”的敏锐上,用脚步丈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务工群众的纠纷、商户的经营堵点一一记在心坎上;三是在办事窗口,党员创新“流程优化”,盯着“跑多趟”“耗时长”的痛点反复琢磨,将“材料清单”减到最精,把“办理时限”压到最短。截至目前,党员调解员、仲裁员带头示范维权机制,已成功化解多起疑难劳动争议案件,充分发挥了党员高度政治责任感,案件办结率达100%。
创新工作机制,破解实践难题。聚焦调解率提升难的特点,党员主导破解难题:一是创新“党建+调解”服务模式,党员担任“首席调解员”,通过“背靠背疏导+面对面调解”及典型案例释法形式提升调解成功率;二是优化仲裁流程,推出“线上预审核+容缺受理”机制,开通党员服务岗线上咨询通道,实现简单案件“当日受理、5日内调解”结案,尽量缩短复杂案件处理周期,不断畅通高效、快捷、便民“绿色通道”;三是党员带头下沉服务,组织30名党员、129名仲裁员,深入15个门类67家中小微企业开展“点对点”服务49场次,发放宣传册1474份,接访答疑务工群众咨询服务417人次,实现送法服务“零距离”全覆盖;四是联动职能部门构建“普法+排查+预防+调解”模式,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务工群体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协助联系申请法律援助、代写申请书、指导收集证据等,打通党员服务“最后一公里”。
(供稿:怒江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二党支部 审核: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