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传真
昆明市统计局扎实推进分层分类警示教育工作
来源:云南机关党建网     2025-07-25 11:00:14     【字体: 】    

为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昆明市统计局近日组织开展分层分类警示教育,通过“精准滴灌+靶向施教”的教育方式,为全局干部职工敲响廉洁“警钟”,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统计政治生态。

精准滴灌,靶向施教强意识

此次警示教育突出“分层分类、精准滴灌”原则,将教育对象细分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普通职工及关键岗位人员(财会、工资社保、工会委员、采购评审员、保密人员)三级五类,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廉政风险点“量身定制”教育内容。

局领导班子通过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结合县处级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重点剖析政治纪律、权力寻租、统计造假等问题,强化“一岗双责”意识;中层干部通过分管领导廉政谈话、专题党课,聚焦基层“微腐败”、管理失职等案例,压实科室廉政风险防控责任;普通职工以处务会为载体,学习内部管理制度,结合“八小时外”行为失范案例,明确履职底线;关键岗位人员实施“专项定制”教育——财会人员学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工资社保岗学津补贴发放政策,工会委员学经费收支管理细则,采购评审员学政府购买服务注意事项,保密人员学涉密文件管理规范,均结合岗位违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

以案为鉴,警醒入心固防线

“案例是最好的清醒剂,制度是最硬的防护网,讨论是最有效的转化方式。我们要求每个岗位的教育都要有案例、有制度、有讨论,确保职工真正‘入脑入心’。”市统计局机关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教育坚持“案例剖析+制度解读”双轮驱动,选取近年本系统本地区典型违纪案例,通过“剥洋葱”式分析,让干部职工看清“风险点在哪里、红线是什么、后果有多严重”。

通过“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让警示教育从“文件学习”变为“代入思考”,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防控”。如针对财经纪律,逐条解读公务接待管理流程,拆解公务接待“申请—审批—结算”全流程,用流程图标注“红线”“雷区”,使风险点一目了然。“这些案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看似是‘人情往来’‘工作便利’,实则一步步踩破红线,贪小利吃大亏的教训太深刻了,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参加公务活动一定要按规定交纳伙食费和交通住宿费,时刻绷紧财经纪律这根弦,决不能抱有丝毫侥幸心理。”一位处室负责人感慨道。

压实责任,闭环管理求长效

为避免“走过场”,市统计局建立“局党组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各负其责、责任处室具体实施”机制,明确责任人、责任处室和完成时限,确保全员覆盖、不留死角。机关党委联合人事处开展督促检查,通过查阅学习记录、随机访谈职工等方式,重点检查教育内容针对性、参与覆盖率及成效转化情况,对落实不力的处室督促整改。

“警示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要融入血脉、形成自觉”市统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总结提炼此次分层分类教育的有效做法,将‘案例+制度+讨论’模式、精准分层分类机制固化为长效制度,把纪律教育深度融入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和统计业务工作全过程,让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为昆明统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供稿:刘国军 审核:熊晓红)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