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传真
西双版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系统行风建设助推“模范机关”创建
来源:云南机关党建网     2025-07-25 11:08:47     【字体: 】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着眼于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建设“模范机关”为抓手,以打造模范部门、过硬队伍和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为目标,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的职能,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收入分配、行风建设等工作,着力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西双版纳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党建引领,用心打造政治机关。围绕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服务好、群众赞的人社党员队伍,从严高标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党员干部践行“两个维护”。一是培根铸魂强思想。坚持落实理论学习“四个一”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持续在学懂弄通中找准工作切入点,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人社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二是强基固本筑堡垒。推行“一拖三”模式一体推进全州人社系统抓党建促“模范机关”创建,持续推动人社部门在各项工作中争先进位。深化党群共建,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推动群团组织依法依章开展工作,健全完善组织体系,推进群团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三是建强队伍打硬仗。围绕“选优、配强、严管”,牢牢把稳选人用人导向的“方向盘”,把优秀干部放在吃劲要紧岗位和稳就业保民生主战场上磨炼成长,全面提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坚持民生为本,用情打造民生部门。始终坚持党建和人社业务双融双促,久久为功种好党建“责任田”,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一是用好先锋队,强化双融双促。以开展创建“模范机关”为契机,写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后半篇文章”,把就业招聘、社保服务、人社政策宣传、社区志愿者服务、强边固防等融入主题党日活动,让组织生活走深、走实、更走心。立足群众企业“就近可办”“多点可办”需求,持续健全“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结合区域特色打造“就在身边”服务品牌,建成由“2个就业‘幸福里’社区+3个零工市场+189个村(社区)就业服务站+117个零工驿站+2981名就业信息员”组成的就业服务网格。打造“家门口的社保服务站”,全州建成11个社银社邮合作网点,可办理参保登记、信息查询等48项高频业务。二是找好结合点,推动双融双促。扎实开展人社系统“模范机关”建设工作,按照对照先进补短板、勇于探索创特色的工作思路,找差距、补短板、增动力,努力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达标”。突出人社为民这条主线,坚持把抓党建与稳就业、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等民生工作结合起来考量推进,在抓支部建设中强堡垒、建新功,不断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工作效能。2025年以来,全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66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6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08人,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20户,通过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11人。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扶持重点群体自主创业232人,发放贷款4544万元,创业带动就业572人。实施“创业载体筑巢”计划,全州共建立4个省级创业孵化平台,累计入驻团队361户,累计经营收入达3.6亿元。

坚持人民至上,用力打造服务窗口。自觉践行“人民至上”理念,持续抓作风、转行风、树新风,推动实现人社服务办事无差别、服务均等化,着力为民服务解难题。一是厚植清廉家风。以“清廉机关”建设引领家风家教,采取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案例通报等形式,深化以案促改推进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常态化,营造崇廉尚廉的机关廉政文化氛围。2025年以来,召开干部警示教育大会6次,200余人次参加。二是提升服务水平。聚焦企业、群众集中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经办规程,抓好服务落地,着力优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职业年金转移接续、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待遇申领、工伤认定、职称评审等服务。在培树更多“人社知识通”“业务一口清”上下功夫,积极做好渐进式延迟退休等政策宣传解读,截至5月底,全州开展人社系统、12345接线员及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内部培训72人;开展企业、事业单位对外培训304人。三是深化行风建设。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将行风建设融入落实政策、细化流程、优化服务等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实施社保综合柜员制经办改革,人社服务事项即办件比例达55%,承诺办结时限压缩64%,16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进驻率达100%,网上可办率达97%,全程网办率达90%,人社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供稿:西双版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审核:苏志华)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