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传真
临沧市人民医院:用仁心护航生命 红心向党添新彩
来源:云南机关党建网     2025-07-30 09:30:10     【字体: 】    

近年来,临沧市人民医院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同频共振,实现服务能力与患者体验的双提升。

打好“党建牌”,政治引领有力度。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全方位促进医院发展,全过程引领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建立党建与业务融合考核机制,将党员在业务工作中的表现纳入党建考核,与科室责任目标和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持续巩固提升省级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创建培育成果,打造“云岭先锋党建示范医院”。建立党支部参与科室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薪酬分配、职称评定、岗位(职员)等级晋升、评先评优、药品和高质医用耗材技术评估等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机制。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以党员为标杆,带动科室整体业务水平提升。开展“党建查房”,由院党委委员带领党支部书记及部分职能部门人员,对473名在职党员所在支部进行督导检查,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加强老干部党组织建设,老干部第一党支部被命名为2024年度云南省离退休干部“模范党支部”。积极申报内科第四党支部作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标杆党支部培育创建,该党支部创新“党建+专科”模式,所辖消化内科获评临沧市唯一的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

打好“服务牌”,护航生命有温度。院党委聚焦患者检查排队久、手术排期长、职能科室响应迟缓等问题,推出一系列提质增效的举措,显著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门诊设置“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弹性排班、无节假日服务,确保全天候检查,建成智能叫号与自助打印系统。开放午间、夜间及周末无假日门诊,开设40余个专病门诊、100余个专家门诊、2个方便门诊和特需门诊。2024年,门诊诊疗人次达106.94万,同比增长12.01%。针对疑难杂症开展16个病种门诊MDT,2024年开展33例,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8%。在检验科,医护人员开诊时间提前至7:30,标本采集延至12:00,急诊随到随检。门诊常规项目40分钟内出结果,生化免疫类提前2小时,普通标本3小时内完成,甲状腺功能等当日可取,分子生物检测频次增加50%,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缩短40%。影像检查科依托精准预约系统动态调配设备,优化预约流程,高峰时段分时段预约。手术科室取消节假日停诊,麻醉手术科合理调配资源,实现每日19间手术室全开放,手术量大幅增长,单日峰值达167台。“绿色通道”40分钟内可完成紧急患者增强CT全流程检查。病理科周末及节假日提供24小时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服务,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推行“优势病种清单”,将化疗等低权重病种分流至门诊,科室CMI值提升5%,疑难危重症收治比例增加20%。微创手术占比从23.69%提升至25.57%。常态化开展“健康进社区、下乡村、进校园、走基层”等活动,把有温度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打好“管理牌”,提升能力有精度。围绕学科攻坚、专科集群建设,形成了以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省级临床医学分中心、1个省级临床药学分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为拳头的重点学科群。建成临沧市城市医疗集团,推进以“共建共享病床”为核心的市域医疗服务新模式、院前急救为主的“市区统一调度”项目建设,获批为昆明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和精准医学研究院临沧分院,开启了“医教研”协同发展和精准供给服务的新篇章。“两考”通过率显著跃升,30个专科联盟,20个专家工作站,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多篇新论文,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同时,更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医疗引领地位。持续深化作风与效能革命实践,创新构建多元门诊协同、专家定期坐诊、基础特需融合“三个机制”,实施“双带头人”和“三培养”工程,营造比学习、比技术、比质量的良好氛围,为医院发展注入新动能。大力推进特需门诊、特需病房、门诊MDT(多学科联合),日间手术、日间化疗、节假日手术、检查不过夜、提质增效技能大比拼,显著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体验。建立“发现问题-反馈整改-回头看”闭环管理机制,解决27项流程堵点,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供稿:李名丽 审核:蔡高武)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