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怒江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党建引领业务、业务彰显党建”为抓手,通过三项举措深化党建与调解仲裁业务融合,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筑牢思想根基聚合力。强化政治建设,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体调解员、仲裁员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党员带头学业务、骨干带头讲政策”机制,结合开展业务“大练兵、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培训办案人员107人,覆盖全州4个县(市)31个乡镇(街道)及部分企业调解组织,提升党员干部素养,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发挥模范作用提效能。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调解室”,组建“党员调解先锋队”,深入基层开展“党员带头办案暖民心服务”。截至目前,成功化解疑难案件60起,案件办结率达100%,为劳动者挽回被拖欠报酬252.71万元,其中调解案件41起,调解成功率达68.33%,仲裁裁决19起,仲裁结案率达100%,在线调解平台案件11起,结案率达100%。
创新举措机制破难题。创新“党建+调解”服务模式,党员担任“首席调解员”,通过“背靠背疏导+面对面调解”及典型案例释法形式提升调解成功率。优化仲裁流程,推出“线上预审核+容缺受理”机制,开通党员服务岗线上咨询通道,实现简单案件“当日受理、5日内调解”结案,复杂案件尽量缩短案件处理周期,保持畅通高效、快捷、便民“绿色通道”机制。党员带头下沉服务,组织30名129人次党员仲裁员,深入15个门类67家中小微企业开展“点对点”服务49场次,发放宣传册1474份,接访群众417人次,实现送法服务“零距离”全覆盖。联动职能部门构建“普法+排查+预防+调解”模式,为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务工群体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协助联系申请法律援助、代写申请书、指导收集证据等,打通仲裁服务“最后一公里”。
(供稿:怒江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审核: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