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化对云南曲靖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典型案例的剖析教育,国家统计局昆明调查队、怒江调查队以视频连线方式联合开展“统计造假危害大家谈”交流研讨活动。6名干部结合岗位实际,围绕统计造假危害与防治举措进行深入坦诚的交流研讨。
大家认为,统计造假看似是数字上的“小问题”,实则是关乎政治生态、发展大局的“大隐患”。统计造假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政府公信力。统计造假扰乱市场秩序,失真的CPI和PPI误导政策制定,虚假房价数据掩盖风险。统计造假危害极大,践踏统计法治、辜负调查对象。劳动力调查数据造假导致就业帮扶政策与群众需求脱节,引发公众对统计数据的信任危机。统计造假影响“三农”政策的精准性,是必须坚决遏制的政治问题。统计造假误导民生政策的制定,并破坏住户调查的公信力,导致调查对象对统计调查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大家表示,统计造假的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工作作风不实。作为统计调查工作者,必须从自身做起,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以优良作风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防治统计造假需坚持法治引领,完善制度体系,如落实防惩责任制和监督检查机制。要筑牢源头防控,加强业务培训和样本维护,并强化全流程管控,运用技术手段规范数据采集与审核。要永葆敬畏之心、恪守职业道德、精进业务能力、扛起担当之责,坚决杜绝统计造假,守住数据质量生命线,让调查数据成为服务民生、助力发展的可靠抓手。要筑牢思想防线,通过诚信教育和典型案例强化依法统计意识,同时完善制度规范,建立三级核查机制确保数据可追溯。要加强党建引领,深化作风建设,严格遵循统计法和统计调查制度,确保数据真实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交流研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深化了两队干部职工对“真实统计”价值内核的理解和把握,强化了“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与担当,彰显了“零容忍”打击统计造假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昆明调查队、怒江调查队将以统计法、《防治统计造假刚性制度》为纲,努力践行“诚信诚实 依法统计”的统计职业道德,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确保每项工作每笔数据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供稿:赵艳 审核:赵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