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是医院前沿阵地,是守护生命第一道防线。近年来,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党支部秉持“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理念,聚焦“四强”党支部建设,努力打造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的“红色生命线”,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突出凝心铸魂,把准政治功能强的“定盘星”。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及时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针对急诊倒班频繁、人员难集中的特点,利用晨交班后开展“每天10分钟”学习,确保理论学习全覆盖,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上岗,在抢救危重患者、处理突发事件时亮身份、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常态化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结合医疗行业“九项准则”和急诊工作实际,细化党员行为规范。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在急诊大厅显著位置公示党员承诺和监督电话,以铁的纪律保障队伍纯洁和战斗力。
建强战斗堡垒,锻造支部班子强的“主心骨”。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是带领队伍冲锋陷阵的关键。选强配强支委班子,优化结构以涵盖医疗、护理、管理等核心岗位,建立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落实。支委带头值最苦的班、啃最硬的骨头,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中,始终坚持一线作战。组织支委参加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提升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制定医疗制度10项、医疗救治流程和紧急医疗救治方案30项。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报告工作,主动征求党员职工对支部建设、科室发展的意见建议,在急诊质控、服务改进、风险防范、优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改进危重患者绿色通道流程等重大事项上,充分凝聚一线党员业务骨干智慧,使决策更接地气、更具执行力。
锤炼先锋队伍,磨砺党员队伍强的“硬骨头”。急诊党员队伍是攻坚克难的主力军,必须练就过硬本领、彰显先锋本色。实施“党员能力提升工程”,党员骨干牵头开展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专项技能培训和竞赛。根据党员特长和岗位实际,设立“教学培训岗”“质量控制岗”“志愿服务岗”“应急突击岗”等先锋岗位,发挥党员专业优势与示范效应。在重大活动医疗保障、灾害医学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组建“党员突击队”,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起坚实防线。坚持严管厚爱,将日常表现、应急表现、患者满意度等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建立困难党员帮扶激励机制,支委定期与党员谈心谈话,及时疏导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对在重大抢救或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党员给予表扬宣传17次,增强职业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
聚焦主责主业,彰显作用发挥强的“真功夫”。建设“四强”党支部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实效上。坚持支部工作与急诊中心任务同谋划、同安排、同落实,结合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缩短患者滞留时间、降低医疗风险等核心指标,重点聚焦心搏骤停、急性脑卒中、急性心梗、严重创伤等“时间窗”极短的急症,建立标准化救治流程,确保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积极开展科研促进业务提升,举办省、市级学术会议5次,发表论文35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项。党员带头攻坚难题,先后开展血流动力学监测、CRR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急诊超声评估等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提升院内急救能力,中毒患者救治、脓毒症救治等急诊医学亚专业的发展处于省内先进水平。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组织党员带头开展“改善急诊就医体验”专项行动,设立党员导诊岗,为老年、残障等特殊患者提供全程陪诊服务,深入社区、学校开展急救知识讲座40场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开展30次健康小屋活动,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
(供稿:昭通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审核:古鑫)